近日網上一篇新聞可以稱之為新奇,其講述的是一位男子因為出現發燒、咳嗽、胸痛等現象而到醫院就診,經過醫生的初步治療雖然病情得到了緩解,但未能更好的康復需要手術治療。經過醫生采取手術治療的方法,切出右肺的大部分組織,才讓他的病情得以控制。
醫生從這位男子的肺部發現了一厘米長的小辣椒,而經過詢問小辣椒是男子發病前在夜市吃東西時不慎嗆入的。而當時這位男性只是劇烈的咳嗽,但并沒有在意,這才釀出了這個血案。2000年前的古人就告訴我們食不言寢不語,這不僅僅是禮貌,還是一種養生方法,那么日常該如何護肺呢?
食不言
現代人一般都會出現吃飯時聊天、說話的現象,但是這樣對健康并不利。因為人體的咽喉是食物和空氣的共同通道,食道在咽喉前方,而食管在后方,它們各行其道。
維持它們有條不亂工作的是“會厭軟骨”,吞咽東西時會厭軟骨會覆蓋咽喉,讓食物順利的進入食道。呼吸時會厭軟骨又會恢復。當吃飯時出現說話、聊天或大笑的現象時會擾亂會厭軟骨的工作,出現食物嗆入的現象。
同時,由于人體的右氣管比較短和粗,而左邊的氣管又細又長,所以嗆入的食物更容易落入右肺部。這也是上文中男子為何被切除右肺的一個原因。
吃得慢一些
除了吃飯講話、大笑、聊天會導致的食物進入肺部,吃飯過快也會有這方面的問題。當吃得快,食物需要快速進入食道時,會厭軟骨容易來不及覆蓋咽部,導致食物嗆入。
同時保健方面的人士認為吃一頓飯,如午飯好以30分鐘左右比較好,這樣可以讓食物得到充分咀嚼,又可以避免嗆著現象。
另外,吃飯時講話、過快一方面容易影響食欲,另一方面容易影響食物的消化和營養的吸收,出現消化不良,長期則表現為營養不均衡現象。
食物嗆入有何表現
除了吃東西時導致食物嗆入,醉酒和中風患者的會厭軟骨也容易出現松弛狀態,導致肺部進入異物。當異物進入氣管之后人體會不停的咳嗽,同時產生黏液促使其排出,但是也會出現異物向下走的現象。這也是上文中那位男子肺里出現小辣椒的原因。
而且,如果嗆入的異物比較光滑,那么病人可能幾個月,乃至幾年都沒有感覺,但會出現反復性肺炎和發燒。所以,如何應對異物進入肺部非常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