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中樞神經損傷都不是很了解,這是一種很多人都沒有辦法理解的疾病,但是對我們身體有很大的損傷,中樞神經損傷癥狀有哪些?中樞神經損傷怎么辦?下面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中樞神經損傷癥狀,及治療中樞神經損傷的方法。
中樞神經損傷癥狀
中樞神經主要部位損害的癥狀
一、大腦半球
大腦半球的表面為大腦皮質所覆蓋,在腦表面形成腦回和腦溝,內部為白質、基底節及側腦室。大腦半球由外側裂、中央溝、頂枕裂劃分為額葉、頂葉、顳葉、枕葉及島葉。常見病因有腦血管病、腫瘤、感染、顱腦外傷等。下面敘述大腦半球及各葉受損的局部癥狀。
大腦兩半球的功能既對稱又不完全對稱。如言語中樞大多數在左側半球,部分左利手者則位于右側。習慣上稱左側為優勢大腦半球。近代神經生理學家認為左側大腦半球在言語、邏輯思維、分析能力以及計算等方面起決定作用;右側大腦半球有高級的認識中樞,主要在音樂、美術、綜合能力、空間和形狀的識別、短暫的視覺記憶和認識不同人的面容等方面起決定作用。但大腦的整體功能很重要,大腦皮質各部是在整體功能的基礎上各有其獨特的生理作用。
(一)額葉
生病后主要表現為運動、言語以及精神活動等方面產生障礙,不能及時的做出反應。額葉前部以精神障礙為主,表現為記憶力和注意力減退,表情淡漠,反應遲鈍,缺乏始動性和內省力。思維和綜合能力下降,故表現為癡呆和人格改變??捎行揽旎蛞准づ?。
可產生對側肢體共濟失調,步態不穩,這是由于影響了額葉腦橋小腦徑路的額橋束纖維。額葉前部的病變早期癥狀往往不明顯。額中回后部有側視中樞,受損時引起兩眼向病灶側同向斜視刺激性病變時則向病灶對側斜視。
額葉后部受損可產生對側上肢強握與摸索反射。中央前回處皮質為運動中樞,刺激性病灶產生對側上肢、下肢或面部的抽搐(Jackson癲癇),破壞性病灶多引起單癱,中前回上部受損產生下肢癱瘓;下部受損則產生面、舌或上肢的癱瘓。
旁中央小葉損害,如矢竇旁腦膜瘤因影響雙側下肢運動區,產生痙攣性截癱、尿潴留和感覺障礙。一側額葉底部占位性疾病(腫瘤)可引起同側嗅覺缺失和原發性視神經萎縮,對側視乳頭水腫、(Foster-Kenndey綜合征)。左側(優勢側)半球受損,可產生運動性失語(額下回后部)或書寫不能(額中回后部)。
(二)頂葉
中央后回為皮質感覺中樞,故受損以感覺癥狀為主。中央后回的刺激性病灶產生對側身體局限的感覺性癲癇發作,常常為針刺、電擊、偶為疼痛的感覺異常發作,從一處向鄰近部位擴展,或擴展至中央前回運動中樞,引起局部抽搐發作。
破壞性病變引起精細感覺障礙,有些朋友不了解這是什么意思,有什么表現,如實體覺、兩點辨別覺和皮膚定位覺的喪失,一般感覺(觸、痛、溫度覺)則不受影響。左側角回皮質損害引起失讀。左側緣上回皮質損害引起兩側運用不能。主側角回的損害可引起古茨曼(Gerstmann)綜合征,此征有計算不能、不能識別手指、左右側認識不能及書寫不能四個癥狀,有時伴失讀。
右側頂葉鄰近角回損害可引起病人不認識對側身體的存在,病人穿衣,刮胡子都用右手,認為左側上下肢不是自己的,稱自體認識不能(autotopagnosis)右側頂葉鄰近緣上回處損害有時可見到病人不認為自己有缺陷,否認左側偏癱之存在,稱病覺缺失(anosognosia)。二者均屬體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