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不激活炎癥反應
有證據表明白蛋白的巰基基團能基于氧化還原狀態,發出炎癥細胞調節變化信號。Alam等在豬的休克模型中采用不同液體進行復蘇,也發現使用白蛋白和全血組,復蘇后體內中性粒細胞數量與休克前相比并沒有顯著變化,而其他組均出現了比較明顯的中性粒細胞數增加。所以使用白蛋白進行液體復蘇,并不會激活炎癥反應,從而減少了因為炎性物質白介素,干擾素的大量釋放對人體造成的進一步的傷害。
f:器官保護
基于白蛋白不會引起全身炎癥反應,所以使用白蛋白已經顯示出在休克和復蘇后,可以調節中性粒細胞和內皮細胞的相互作用,從而減輕肺損傷。Martin等發現對于急性肺損傷患者,使用速尿聯合白蛋白,比僅使用速尿的患者在24小時的氧合指數,心臟指數都有顯著改善。白蛋白給藥可能改善低白蛋白血癥重癥患者的器官功能,如呼吸、心血管和中樞神經系統。白蛋白聯合抗生素,可減少肝硬化合并自發性細菌腹膜炎患者的腎損壞和死亡發生率。在使用MARS(分子吸附循環系統,使用含有白蛋白的透析液)治療4000多位患有肝機能異常或衰竭的患者過程表明白蛋白對提高腎功能和血液動力學有療效,并減少大腦水腫和肝性腦病的發生。
偏高原因
白蛋白偏高原因一
白蛋白偏高主要見于血液濃縮而導致相對性的增高,比如嚴重的脫水和休克,大量出血、嚴重的燒傷、腎臟疾病等。
白蛋白偏高原因二
此外白蛋白偏高也可受到飲食中蛋白質攝入量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為個體營養狀態的評價指標。有時血液濃縮時可導致蛋白濃度相對增高,腹瀉、嘔吐、高熱時急劇失水也可導致血清中白蛋白濃度增高,從而引起白蛋白偏高。
偏低的原因
原因一
白蛋白偏低通常是營養狀態不太好;球蛋白偏低一般是免疫功能低下或者服用了免疫抑制劑等,但光看這兩個指標,很難確定問題,還要看總蛋白、白蛋白與球蛋白比值等。
原因二
白蛋白低與肝功能異常有關還與肝臟合成蛋白質功能下降有關,飲食上以高熱量,高蛋白質和維生素豐富而易消化的食物為宜,但不要過量,因為會加重肝臟負擔。
原因三
白蛋白合成不足,常見于急慢性肝病。蛋白質營養不良或吸收不良。
原因四
營養不良性低蛋白血癥或消化道疾患,不能很好地吸收消化,缺乏制造蛋白的原料,如胃癌,腸癌,肝癌。
原因五
腎源性低蛋白血癥:由于腎臟正常的排泄屏障受損引起的大量血清白蛋白從尿液中排出,且丟失的蛋白總量大大超過人正常飲食攝入的蛋白的量,即會導致白蛋白偏低的原因。
原因六
肝臟是合成蛋白的主要場所,而白蛋白的合成幾乎全由肝臟合成,各種肝臟、蛋白補償機能受損,則造成制造的不足。會導致白蛋白偏低。
臨床意義
增高
主要由于血液濃縮而致相對性增高。
減低
見于肝硬變合并腹水及其他肝功能嚴重損害(如急性肝壞死、中毒性肝炎等)營養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糖尿病、嚴重出血腎病綜合征等。當降低至25g/L以下易產生腹水。
結語:以上的內容就是關于白蛋白了,白蛋白是我們人體內不可或缺的一種物質,它與我們的健康是息息相關的,如果偏高或者偏低都會給身體造成極大的傷害,因此我們一定要注意日常的調理,只有這樣才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