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卵管腫瘤是怎么回事呢,在我們生活中想必大家對于輸卵管腫瘤還是有一定的了解的吧,那么大家知道輸卵管腫瘤的癥狀是什么呢,輸卵管腫瘤病因又有哪些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輸卵管腫瘤吧。
輸卵管腫瘤是非常罕見的,更罕見的良性比惡性。有許多類型的輸卵管良性腫瘤,包括腺瘤樣瘤的相對豐度。其他如乳頭狀瘤、血管瘤、不光滑肌瘤、腫瘤極少見。由于腫瘤體積小,無癥狀,術前難以診斷,預后良好。
輸卵管惡性有原發和繼發兩種,絕大多數為繼發癌,占輸卵管惡性腫瘤的80~90%,原發灶多數位于卵巢和宮體,也可由對側輸卵管、宮頸癌、直腸癌、乳腺癌、轉移而來。主要通過淋巴道轉移。癥狀、體征和治療取決于原發灶、預后不良。
概述
輸卵管腫瘤甚為少見,而良性較惡性更為少見。輸卵管良性腫瘤的組織類型繁多,其中腺癌樣瘤(adenomatoid tumor)相對多見。其他如乳頭狀瘤,血管瘤,不滑肌瘤,脂肪瘤等均極罕見。由于腫瘤體積小,無癥狀,術前難以診斷,預后良好。
輸卵管惡性原發性和繼發性,絕大多數繼發性腫瘤,占80至百分之90的惡性腫瘤,原發灶多數位于卵巢和子宮體,而且對對側輸卵管、子宮頸癌、直腸癌、乳腺癌、轉移。主要通過淋巴轉移。癥狀、體征和治療依賴于原發性腫瘤,預后較差。
原發性輸卵管癌發病的平均年齡為55歲,大多在45~60歲之間,早期可無癥狀,在有癥狀的病人中主要的表現為陰道排液量多,液體可為黃色水樣液、或為淡血水,排液可為間斷性,排液時可伴有下腹疼痛及腰酸,偶爾病人可有里急后重,小便不暢或尿頻等癥狀。
盆腔檢查時一側或雙側可摸到粗大的輸卵管或腫塊,早期可能只有增厚。診斷較困難,當病人主訴反復的陰道排液或流出血水,尤其是在絕經后,未生育過的婦女,經診斷性刮宮及宮頸活組織檢查均為陰性時,則應考慮有輸卵管癌的可能。
病因
病因不明。70%患者有慢性輸卵管炎,50%有不孕史,單側輸卵管癌患者的對側輸卵管經病理檢查多有炎性改變,推斷慢性炎癥刺激可能是發病的誘因。慢性輸卵管炎多見,輸卵管癌卻罕見,炎癥并非是唯一誘因。
分類
輸卵管良性腫瘤從苗勒管或中腎管。子宮內可能發生的腫瘤可發生在輸卵管內,所以有很多種類。其中乳頭狀瘤、血管瘤、平滑肌腫瘤、腫瘤、其他少見腫瘤較常見。因為腫瘤小而無癥狀。術前診斷困難,預后良好。
輸卵管惡性腫瘤有原發和繼發兩種。絕大多數為繼發性癌,占輸卵管惡性腫瘤的80~90%,多繼發于卵巢癌,次為子宮內膜癌,也可來自對側輸卵管或乳腺、胃腸道的癌腫。Finn等報告33例轉移性輸卵管癌,原發癌分別在卵巢(20/33)、子宮(11/33)、對側輸卵管(1/33)及直腸(1/33)。但子宮頸癌很少轉移至輸卵管。
臨床表現
(1)陰道排液
約50%患者有陰道排液,為黃色水樣液體,一般無臭味,量多少不一,常呈間歇性。這是本病具特異性的癥狀。
(2)陰道流血
多發生于月經中間期或絕經后,為不規則少量出血,刮宮常呈陰性。
(3)腹痛
一般為患側下腹鈍痛,為輸卵管膨大所致。有時呈陣發性絞痛,為輸卵管痙攣性收縮引起。當陰道排出大量液體后,疼痛隨之緩解,少數出現劇裂腹痛,則系并發癥引起。
(4)下腹腫塊
婦科檢查時常可觸及一側或兩側輸卵管增粗或腫塊。質實兼有囊性感,呈臘腸樣或形狀不規則,有輕觸痛,活動常受限。排液后腫塊縮小。液體積聚后又復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