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管炎是一種非常嚴重的疾病,會給患者的身體健康和日常生活帶來極大的危害,發作時會讓患者感覺非常的痛苦。那么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膽管炎的臨床表現有哪些,看看膽管炎的檢查方法,了解一下膽管炎該如何治療。
膽道炎癥以膽管炎癥為主者稱膽管炎,以膽囊炎癥為主者稱膽囊炎。兩者常同時發生,多是在膽汁淤積的基礎上繼發細菌感染。細菌可經淋巴道或血道到達膽道,也可從腸道經十二指腸乳頭逆行進入膽道。在我國以后者更為常見。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類型。
急性化膿性膽管炎系膽道梗阻(常見為膽石梗阻)使膽汁淤滯、膽管內壓力迅速增高所致膽道急性化膿性感染。急性膽管炎經非手術治療后,急性炎癥得到控制,但膽管內的原發病因(如肝內外膽管結石,膽道蛔蟲癥或奧狄括約肌狹窄等)并未解決,膽管內炎癥病變轉為慢性,使膽管壁增厚。
檢查
1.生物化學檢查
血、尿淀粉酶的測定可判斷是否伴發胰腺炎。測定總膽紅質、5′核苷酸酶、堿性磷酸酶、轉氨酶等值均升高,在緩解期都恢復正常。久病者則有肝細胞損害。
2.B型超聲顯像
在膽道梗阻擴張時,能準確地查出液性內容的所在和范圍,膽管擴張的程度和長度,其診斷正確率高。
3.經皮肝穿刺膽道造影
在肝膽管擴張病人,可顯示肝內膽管及其流向,明確有無膽管擴張和擴張的范圍。對于黃疸病例可鑒別病因或梗阻部位,并可觀察到膽管壁和其內部的病理改變,依其影像的特征以鑒別阻塞的原因。
4.經內窺鏡逆行胰膽管造影
用十二指腸鏡可經乳頭開口插管,將造影劑直接注入膽管和胰管內,明確膽管擴張的范圍和梗阻部位,并能顯示胰膽管共同通道的長度和異常情況。
5.胃腸鋇餐檢查
其診斷價值已被超聲檢查所替代。囊狀擴張較大者可顯示十二指腸向左前方移位、十二指腸框擴大、呈孤形壓跡。
6.術中膽道造影
在術中將造影劑直接注入膽總管內,可顯示肝內、外膽管系統和胰管的全部影像,了解肝內膽管擴張的范圍、胰管膽管的反流情況,有助于選擇術式和術后處理。
臨床表現
致病菌主要是革蘭陰性桿菌,以大腸桿菌多見。本病起病急劇、兇險,是我國膽石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病常表現為中上腹不適、脹痛,或呈絞痛發作,進食油膩食物后可加重上腹疼痛,很少有發熱和黃疸,腹部體征不明顯,可僅有上腹輕壓痛,膽囊不腫大。如發生急性發作,則出現腹痛,寒戰高熱和黃疸等三聯征。除有急性膽管炎的Charcot三聯癥(腹痛、寒戰高熱、黃疸)外,還有休克、神經中樞系統受抑制表現,稱為Reynolds五聯征。
本病起病常急驟,突然發生劍突下或右上腹劇烈、持續性疼痛。繼而出現寒戰和弛張型高熱,體溫可超過40℃。常伴惡心、嘔吐、黃疸,但黃疸的深淺與病情的嚴重性可不一致。近半數病人出現煩躁不安、意識障礙、昏睡乃至昏迷等中樞神經系統抑制表現,同時常有血壓下降現象。往往提示病人已發生敗血和感染性休克,提示病情危重。
治療
1.慢性膽管炎
用手術方式,去除梗阻因素,保證膽道引流暢通。在急性發作,先控制感染,等病情穩定后再施手術。切開膽管取除結石或蛔蟲,并作T形管引流。如有奧狄括約肌狹窄,可作括約肌成形術,如有膽總管下端梗阻可作膽總管十二指腸吻合或膽管空腸Roux-y吻合等膽腸內引流術。為解除感染病灶,應切除膽囊。肝內膽管狹窄者,須徹底了解其病理變化,解除其梗阻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