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會對海鮮有過敏的情況,確實海鮮很容易引起一些疾病,海鮮過敏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海鮮中有過量的組織胺,這種元素會讓人感覺不適,那么海鮮過敏怎么辦呢?今天就從海鮮過敏癥狀及治療方法進行詳細的介紹。
海鮮過敏癥狀就是在食用了一些海鮮產品后,身體出現紅腫、瘙癢的現象,讓人非常的難受,究竟海鮮過敏怎么辦呢?下面就來看看吧。
海鮮過敏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1、拒絕酒精
海鮮過敏后,有些人會使用酒精擦身,想以此來達到緩解過敏以及消毒的情況。
專家指出這樣的做法是非常不合理的,無論是吃海鮮之前還是過敏之后,都應該拒絕任何含有酒精的飲料。
海鮮屬于高蛋白、低脂肪食物,而啤酒中則含有大量的維生素B1,如果將兩者搭配一塊食用的話,就會造成海鮮內的一些成分與啤酒中的維生素b1混合在一起,產生化學作用。
會導致人體血液中的尿酸含量增加,破壞原來的身體平衡。吃海鮮嚴重過敏時,滿身起紅疙瘩,痛癢難耐。
在吃海鮮過敏時,輕者只是感覺身體異常灼熱,而情況嚴重的人則會出現滿身都是紅疙瘩的情況,并且同樣難耐。
這個時候需要的不是酒精,而是一些抗過敏的藥物,好是能盡快的送往醫院進行治療。
2、不宜馬上吃水果
出現海鮮過敏的情況時,還有一些人會自作聰明的選擇吃一些水果,希望通過水果中所含有的維生素來緩解過敏的癥狀。
這也是非常不科學的做法,水果中的一些物質也會與海鮮相互化學反應,從而加重過敏的癥狀。比如像葡萄、石榴、山楂、柿子等,這些水果在吃海鮮后都是應該禁止的。
3、用熱水燙海鮮
了解吃海鮮過敏如何治療的問題之前,我們不妨先了解該如何去預防過敏。在吃海鮮的時候,不妨用熱水將海鮮燙一遍,而且要將煮過海鮮的湯水倒掉。
在吃海鮮時可以適量的喝點醋,細嚼慢咽,這樣就可以輕松享受海鮮美食從而減少過敏現象發生。
4、盡量少食
很多人都喜歡吃海鮮,抗敏專家建議,海鮮好是盡量少吃,特別是對于一些過敏體質的人來說,海鮮更是碰不得。
海鮮過敏癥狀
1、急性反應
多數病例在進食30min內出現癥狀,多表現為血管性神經性水腫、嘔吐、腹痛、腹瀉、胃腸道出血,或消化道以外的癥狀如:蕁麻疹、濕疹、哮喘、鼻炎等。
嚴重者可伴有全身過敏癥狀;1~2h后消退。患者及家人常能認識到癥狀與食物有關,并能指出致敏原,診斷較易。
2、遲發型反應或全身性反應
多在進食數小時至數天后發生,多表現為慢性嘔吐、腹脹、持續性腹瀉、吸收不良、低蛋白血癥伴或不伴水腫、消化道出血、咯血、生長落后等,變態反應癥狀多樣、隱蔽不易察覺,不易診斷。
3、胃腸道癥狀
惡心、嘔吐、腹痛、腹脹、腹瀉,黏液樣或稀水樣便,個別人還會出現過敏性胃炎及腸炎、乳糜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