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是什么呢,在我們生活中想必大家對于尿酸還是有一定的了解的吧,尿酸高對我們的身體是有影響的,那么大家知道尿酸偏高如何調理嗎,尿酸偏高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高尿酸是人體內有一種稱為嘌呤物質代謝紊亂,導致血尿酸增高而引起的一種代謝性疾病,尿酸在日常生產和排泄量是約等于的,其自身的合成和排泄途徑是三分之一的排出體外,三秒從腎臟排出體外。
尿酸偏高的危害
尿酸是人體嘌呤代謝的產物。人體嘌呤來源有兩種,內源性依賴自身合成或核酸降解(大約600mg/d),約占體內總尿酸量的80%;外源性為攝入的嘌呤飲食(大約100mg/d),約占體內總尿酸量的20%,可見血尿酸水平受飲食影響亦較大。
在生理狀態下,體內尿酸池為1200mg,每天產生尿酸約750mg,排出約800~1000mg,其中30%從腸道和膽道排泄,70%經腎臟排泄。腎臟是尿酸排泄的重要器官,如果腎肌酐清除率減少5%~25%,就可導致高尿酸血癥(Hyperuricemia,HUA)。
一般情況下,人體每天的生產和排泄尿酸基本上保持了動態平衡,影響血清尿酸水平的因素,生產和排泄可導致血尿酸水平升高。
尿酸在血液中的高溶解度為420μmol/L,超過此值,尿酸鹽即易析出結晶而沉積于組織并引起炎性病變,例如沉積于關節,即引起大家熟知的痛風性關節炎。
一般認為,對無癥狀性高尿酸血癥無須治療。但也不是不管它,因為高尿酸血癥畢竟是不正常的。持久的高血尿酸,有可能造成尿酸結晶和尿酸鹽結晶在腎盂、輸尿管或腎小管及腎間質沉積,造成腎損害,引起腎結石,所以應該尋找高血尿酸的原因,如利尿藥、降壓藥、化療藥等藥物因素及腎病、血液病、糖尿病等,找出原因,同時應避免肥胖、高嘌呤及高熱量飲食、酗酒、過度疲勞、精神緊張、創傷、濕冷等誘發因素。降低血尿酸,這是有益無害的事。
尿酸偏高的治療
根據生產尿酸的機制,預防痛風是降低尿酸生產,減少尿酸的生產,將減少體內的嘌呤,減少體內嘌呤,這是必要的,以減少氧化的核酸分解,和嘌呤的攝入量,同時加強尿酸排除。
因此措施就是
正常人體,體內通常蓄積了1200毫克的尿酸,每天大約有600毫克,即人體內尿酸的一半,在進行著新舊交替。換種方式表述,就是人體內大約儲存有1200毫克的尿酸,每天要排除600毫克,新生成600毫克,如果再細分的話,就是人體每天新生成的600毫克尿酸,其中100毫克是由食物中攝取,有500毫克是由體內細胞分解、衰亡,產生的內源性嘌呤轉化而來,至于排除的600毫克的尿酸,小便中排泄占450毫克,汗、糞便中排泄占150毫克,正常情況下,機體周而復始地按照這個節奏和規律進行著有序的工作,但這個平衡一旦被打破,不管原因是尿酸生成過多,還是尿酸排泄減少都會出現尿酸增高,導致高尿酸血癥,后形成痛風。
排尿酸處方藥
排尿酸藥主要包括丙磺舒、磺吡酮、苯溴馬隆等。該類藥物可以阻止腎小管對尿酸的重吸收,增加尿酸的排出,從而起到降低人體內血尿酸水平的作用,副作用就是多排尿酸的同時也把人體其它微量元素也排出體外,會造成低血鈉、低血鉀、低血鈣,所以不能長用,而且還對肝、腎有副作用,更不能長用。
抑制尿酸生成的藥物
2013年臨床上常用的抑制尿酸生成的藥物是別嘌醇。該藥是一種強力的嘌呤氧化酶抑制劑,它也是迄今為止惟一能有效減少尿酸生成、降低人體內尿酸水平的藥物。雖然別嘌呤醇的不良反應較少,但肝腎功能不全者也應慎用。
堿化尿液的藥物
碳酸氫鈉等堿性藥物本無降尿酸作用但可堿化尿液,增加尿酸在血中的溶解度,使尿酸不易在尿中積聚而形成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