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檢查
血清膽紅素水平升高,以間接膽紅素為主,其他檢查均正常。
3.診斷性停母乳喂養
由于新生兒黃疸原因十分復雜,要排除所有的病因十分困難,對一般情況良好,高度懷疑為母乳性黃疸的患兒,臨床上常予停止哺乳喂養后觀察,48小時內血清膽紅素可明顯下降。即可診斷。
治療
1.喂養與護理
當明確為母乳性黃疸后,現不提倡停母乳,可少量多餐喂養,按順時針方向行腹部按摩以增加腸蠕動,服用退黃中成藥促進膽紅素的排泄,多曬太陽以改變間接膽紅素的結構,形成光異構體利于從尿中排出。只有當膽紅素水平超過15mg/dl時可暫停母乳喂養觀察,如明顯下降,確定為母乳性黃疸,仍可母乳喂養。
2.光療
當膽紅素達到20mg/dl,可予光療,一般不需要用白蛋白或血漿治療。
3.支持療法
注意保暖,增加熱量、營養,預防感染等疾病的發生,以免加重黃疸。
4.酶誘導劑
給以保肝、酶誘導劑等藥物治療。
預防措施
1.精神調攝
由于本病易于遷延、反復甚至惡化,因此,患病后一般思想顧慮較重,多慮善怒,致使病情加重。所以,醫患結合,講清道理,使患者從自身疾病的束縛中解脫出來,而不要為某些癥狀的顯沒而惶惶不安,憂慮不寧。
2.飲食有節
患病后食欲減退,惡心嘔吐,腹脹等癥明顯,所以調節飲食為主要的輔助療法。既往強調高糖、高蛋白、高熱量、低脂肪飲食,以保證營養供應,但應注意要適度,不可過偏。陽黃患者適合軟食或半流飲食,以起到補脾緩肝的作用;禁食酒、辛熱及油膩之品。陰黃患者也應進食富于營養而易消化的飲食,禁食生冷、油膩、辛辣之晶,不吃油炸、堅硬的食物,避免損傷血絡。黃疸恢復期,更忌暴飲暴食,以防重傷脾胃,使病情加重。
3.起居有常
病后機體功能紊亂,往往容易疲勞,故在急性期或慢性活動期應適當臥床休息,有利整體功能的恢復;急性期后,根據患者體力情況,適當參加體育鍛煉,如練太極拳、氣功之類,十分必要。
結語:通過上面的介紹我們知道,母乳性黃疸是因為母乳喂養的原因引發的,這也是為什么母乳性黃疸的發生率逐年上升了,因為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母乳喂養,不過大家也不要過分的擔心,現在的醫療手段完全是可以治愈這種情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