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腸炎是很常見的腸道疾病,生活中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有點結腸炎,只要輕重程度不一樣,有的不容易引起患者的重視,但是結腸炎給患者帶來的危害卻是很大的。下面就是對結腸炎這種疾病的介紹,一起來看看結腸炎的癥狀有哪些,看看它的發病原因,了解一下它的防治措施。
結腸炎是一種慢性病,患病后不易治療,需要慢慢調理,給生活造成很多不便,需要大家及時預防。了解結腸炎有哪些臨床表現對預防工作是很有幫助的。
臨床表現
便秘
大便秘結4~5日排便一次,糞便如羊屎樣,甚則不吃瀉藥不能通便。
腹瀉
黏液便及膿血便,輕者每天3~4次,重者數十次或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
腹痛
輕度患者無腹痛或僅有腹部不適。一般有輕度至中度腹痛,系左下腹或下腹陣痛,涉及全腹痛,排便后緩解的規律。
其他癥狀
腹脹、消瘦、乏力、腸鳴、失眠、多夢、怕冷等癥。
病因
1.遺傳
據國外文獻統計,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直系親屬中,15%~30%的人發病。此外雙胞胎的研究表明,單合子比雙合子更容易發病,提示本病的發生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
2.自身免疫反應
多數學者認為本病屬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因為本病并發自身免疫病者較多,腎上腺皮質激素能使病情緩解,在部分患者的血清中可查到抗結腸上皮細胞抗體。某些患者感染腸道菌后,可與結腸上皮細胞抗原起免疫反應,因此懷疑結腸炎的發生可能與細胞免疫異常有關。
3.神經精神因素
有人認為精神因素在發病中起一定作用,患者多有某些性格特征,對于生活中重大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適應性差,屬心身疾病一類。
結腸炎又稱為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由于結腸炎在癥狀表現上并沒有特異性,因此在診斷的過程中容易與其他幾種疾病混淆,下面就為大家詳細介紹容易與結腸炎混淆的幾種疾病,希望可以幫助大家鑒別。
1.慢性細菌性痢疾
表現為慢性腹瀉或粘液膿血便,但常有急性菌痢史。從糞便、盲腸拭子或結腸鏡檢查時所取得的滲出物進行培養,可分離出痢疾桿菌。
2.慢性阿米巴腸病
往往有到疫地史,病變以右側結腸為主,結腸鏡下可見粘膜潰瘍,潰瘍邊緣為潛行性,介于潰瘍之間的結腸粘膜正常,糞便中可找到溶組阿米巴包囊或滋養體,用抗阿米巴藥物治療有效。
3.血吸蟲病
也可有慢性腹瀉腹痛,但有到流行區與疫水接觸史,糞便可檢出血吸蟲卵或孵化毛蚴陽性。結腸鏡下,可見到粘膜下黃色顆粒等典型表現,盲腸或乙狀結腸粘膜活組織檢杏可找到蟲卵。此外病人往往有肝脾腫大,病情重者可出現腹水,有效的抗血吸蟲治療后癥狀好轉。
以上三種傳染病,在過去是常見的慢性腹瀉病人的病因,故在診斷潰結時,—定要排除該三種疾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