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妊娠期
有人認為妊娠期間一律不可拔牙,因為可能導致流產。但大量臨床實踐表明,在妊娠3~7個月拔牙比較安全,對妊娠沒有什么不良影響。在這個期間拔牙,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僭诎窝狼耙惶旌桶窝喇斕欤茸⑸潼S體酮10毫克。
?、诎窝缆樽韯┲胁豢杉幽I上腺素。
③麻醉必須完全,止痛效果要好。對有習慣性流產或習慣性早產史的病人,在妊娠期間禁止拔牙。
5、哺乳期
哺乳期完全可以拔牙,有人說這個時期拔牙,會使乳汁分泌中斷或減少。這種說法是不科學的。臨床實踐表明,對乳汁分泌沒有影響。但不要服用抗菌藥,藥物及其代謝產物可以通過乳汁可能對嬰兒產生影響。
6、肝、腎功能疾病患者
如慢性肝炎、肝硬化,由于肝功能不好,使參與凝血過程的凝血酶原和纖維蛋白原的含量減少,有出血傾向,拔牙后的創口會出血不止。因此,給這類病人拔牙前應補充適量的維生素K,促進凝血酶原合成,以補充纖維蛋白原的不足,才能避免發生意外。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惡性腫瘤以及精神病的發作期應避免拔牙。
?、谔悄虿“Y狀未被控制以前。
?、蹌×业倪\動、勞動后,飲酒之后不宜拔牙。
④有普魯卡因麻醉藥過敏史者(有的可改為指壓、針麻)。
⑤感冒炎癥期的患者拔牙也需謹慎。
7、甲亢
此類病人可因感染,手術,焦慮一起甲狀腺危象,重者可引起衰竭甚至死亡,故不宜冒然拔牙。如必須拔牙時應做詳細檢查,使其基礎新陳代謝在+20%以下,脈搏每分鐘100次以下,麻藥中不加腎上腺素類血管收縮劑,手術前后應服用抗生素。
8、急性傳染病
惡性貧血,嚴重的肺結核,營養不良,過度疲勞都可以降低機體的抵抗力,延遲傷口愈合,合并感染,因此應暫緩拔牙。
9、有器質性及功能性神經疾患的患者
可能因手術而誘發疾病發作,如必須拔牙,應在神經內科醫生會診于治療后才能進行手術,術前還應給予鎮靜劑。
10、口腔黏膜潰瘍性病變
如急性齦炎,口炎等應暫緩拔牙。
11、位于惡性腫瘤區域內的牙齒
禁忌單獨拔牙,而應在切除腫瘤的同時,連同患牙整塊切除。所以如在患牙區有經久不愈的潰瘍,腫物時應先取活檢,排除惡性腫瘤后再拔牙。
12、放射治療區內的牙齒
在放射治療期間及治療結束后一年內不宜拔牙,以免一起放射性骨髓炎。放療一年后若必須拔牙時應使用抗生素預防術后感染。
結語:牙齒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因此大家在平時一定要注意保護好牙齒。發生牙科疾病需要進行拔牙的時候也要注意,因為不是任何情況下都可以進行拔牙的。希望上面的內容對大家能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