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免疫病理
在我國常見于IgG和C3沿系膜區或毛細血管壁團塊狀或顆粒狀沉積。也可見于以IgM沉積為主,有學者將其命名為“IgM腎病”。
(3)電鏡檢查
呈系膜細胞和/或系膜基質增生,伴電子致密物沉積。
診斷要點
青少年患者,隱匿起病或存在前驅上呼吸道感染后起病。臨床表現為單純血尿和/或中度以下蛋白尿、腎炎綜合征或腎病綜合征,伴或不伴血壓增高。確診需要依靠腎活檢病理檢查。
MsPGN在進行免疫病理檢查除外IgA腎病后,還需要與一些以系膜增殖性腎炎為病理表現的原發性腎小球腎炎(如急性感染后腎小球腎炎、微小病變、局灶節段性腎小球硬化)以及繼發性腎小球疾病(如:紫癜性腎炎、狼瘡性腎炎、類風濕性關節炎腎損害、強直性脊柱炎腎損害、遺傳性腎炎以及糖尿病腎病等)進行鑒別。因此,在病理診斷的同時密切結合患者的臨床表現及化驗檢查,一般鑒別診斷并不困難
治療原則
(1)防治感染,去除誘因
對上呼吸道感染等前驅癥狀應積極治療。對孤立性或反復發作性肉眼血尿患者,必要時可行扁桃體摘除術。
(2)對癥處理
包括利尿、控制血壓等。
(3)減少蛋白尿,保護腎功能
可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或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ARB)。注意定期監測血壓和腎功能。
根據臨床表現和病理改變進行治療
(1)臨床表現為單純血尿、病理改變僅有輕度系膜增生的MsPGN患者,其預后良好,一般無需特殊治療,應避免上呼吸道感染,控制血壓,以免加速疾病的進展。
(2)對于臨床表現為腎炎綜合征,病理改變為輕度到中度系膜增生的MsPGN患者,首先使用ACEI/ARB進行治療。
對于臨床表現為腎病綜合征者,根據病理輕重不同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案,酌情使用激素或合用免疫抑制劑,以減少蛋白尿、減輕腎臟病理改變。
(3)合并有高血壓及慢性腎功能不全的MsPGN患者,其病理改變多為重度系膜增生,并伴有系膜硬化或腎小球硬化、腎小管萎縮、間質纖維化,其對激素治療的反映不佳,預后較差。
此類患者應嚴格控制血壓,應用ACEI/ARB藥物及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療,按照慢性腎炎進行治療,以保護腎功能、延緩腎病進展為主。
預后主要和臨床表現、腎臟病理改變程度以及對治療的反應有關。大多數病理表現較輕的MsPGN患者預后較好,對治療的反應良好,但部分患者容易復發。
就診時有高血壓、腎功能損害,持續大量蛋白尿且對激素治療不敏感,以及腎臟病理改變為重度系膜增生伴硬化者,預后較差。
結語:以上就是三九養生堂為您介紹的系膜增生性腎炎,你們都了解了吧。這對于不明白什么是系膜增生性腎炎的人來說,真的是極好的。看了上面說的系膜增生性腎炎雙軌征以及系膜增生性腎炎癥狀及治療,以后就不會對它一無所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