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體囊腫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長伴有下腹疼痛,惡心,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和學習,那么大家知道黃體囊腫是怎么形成的嗎?黃體囊腫的癥狀有哪些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黃體囊腫怎么治療吧。
黃體囊腫怎么治療比較好呢?它的臨床表現有哪些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黃體囊腫的治療方法吧。
黃體囊腫的分類和臨床表現
黃體囊腫可發生于已婚或未婚婦女,以生育年齡婦女為多見,多于B超檢查時發現。黃體破裂則一般于月經周期20~27天,突然下腹疼痛、惡心、嘔吐,大小便頻繁感。嚴重者可表現口干,心悸、頭暈、眼花昏厥等休克癥狀。體征貧血貌,脈率快,血壓下降。下腹壓痛反跳痛,移動性濁音陽性。宮頸舉痛,后穹隆飽滿,觸痛。子宮一側可觸及境界不清包塊觸痛明顯。
一、黃體囊腫的臨床表現
黃素囊腫偶爾可發生蒂扭轉或破裂,破裂可引起盆腔內出血,一般出血量不多。白體囊腫無激素功能,一般不引起癥狀,都能自行消失。卵泡膜黃素化囊腫并發于葡萄胎的多能自行消退。正常妊娠者分娩后,侵蝕性葡萄胎或絨癌治愈后也自然消失。黃素囊腫有自發退化趨勢,多無癥狀。
早期妊娠也可發生黃體囊腫,一般情況下無任何癥狀,多在常規婦科檢查時發現。不要誤診為卵巢囊腺瘤而切除。在非妊娠期,由于黃體囊腫的內分泌活動可引起月經周期延遲,繼而出現持續或不規則的子宮出血。未出血前刮宮,子宮內膜有時呈蛻膜樣變。有時患側下腹部稍有隱痛。
囊腫一旦破裂,則會引起內出血或急腹癥。病變多為雙側,卵巢表面呈大小不等囊性結節狀。小者僅見卵巢輕度增大,巨大者直徑可達15--20cm,壁薄、切面呈黃色或出血狀,囊內充滿草黃色清液或淡褐色液,卵巢表面偶見局灶生發上皮蛻膜樣變的黃色斑塊。
二、黃體囊腫的分類
囊腫黃體的發生于黃體的血運。淋巴瘤等卵巢本身的動能紊亂有關,常見與妊娠期,多無癥狀,非妊娠期可引起月經延長、經血過多、子宮內膜蛻膜樣變等。成年女性黃體大小外觀差異很大。排卵后,黃體血腫立即封閉。
如囊性黃體持續存在,或囊體血腫含血量較多,都可致黃體囊腫。成熟濾泡在排卵后,即形成黃體。在血管形成期,血液流入黃體腔內(黃體血腫),故在正常狀態下,黃體即為囊性,在病理情況下,若其直徑為1.5--2.5cm,稱囊性黃體;超過2.5cm則稱黃體囊腫。妊娠期和非妊娠兩種。
1.卵泡膜黃素囊腫
卵泡膜黃素囊腫人們也稱它為高反應黃體,出現于視丘--垂體機能障礙,濾泡不排卵,也未破裂,故純屬黃素化的閉鎖濾泡狀改變。雙側黃素化卵泡囊腫,在臨床上具有重要意義,因其常伴有滋養葉細胞病變(水泡狀胎塊,絨毛膜癌)。囊腫體積長很大。黃素囊腫有自發退化趨勢,多無癥狀。也可以分娩后或滋養葉疾患消除后2月內消失。
如囊腫破裂則引起內出血或急腹癥。病變多為雙側,卵巢表面呈大小不等囊性結節狀。小者僅見卵巢輕度增大,巨大者直徑可達15--20cm,壁薄、切面呈黃色或出血狀,囊內充滿草黃色清液或淡褐色液,卵巢表面偶見局灶生發上皮蛻膜樣變的黃色斑塊。
2.粒層黃體囊腫
此種為常見,來自黃體的血腫,可發生于育齡期。直徑2.5-6cm不等,大可達11cm;大于4cm的少見,囊腫向卵巢表面突起,早期可似血腫,卵巢表面呈紅褐色,內為透明或褐色漿液,囊壁淺黃色,呈特征性花環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