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調節藥
曾試用過多種免疫調節藥,僅少數藥物如硫唑嘌呤和環磷酰胺有效,另外對一小部分患者給予全身淋巴放射治療似乎能改善部分病情。這些治療方法能改善臨床癥狀支持MS的CNS損傷的機制是自身免疫過程的學說。然而,長期免疫抑制藥應用的危險性,如癌變大大限制了這類藥物的廣泛應用。在英國和荷蘭硫唑嘌呤治療多發性硬化的詳細試驗研究說明該藥對MS無顯著療效。據一MS研究小組報道,在疾病的慢性、進展期,經過2年潑尼松(強的松)和環磷酰胺治療能夠延遲病情的惡化,他們也同時指出應注意這種治療給患者帶來的負擔和潛在的毒性作用。至少有一項雙盲、安慰-對照研究結果顯示環磷酰胺沒有任何療效。
有兩種新的治療方法有希望改變MS的自然病程。初期臨床試驗表明,皮下注射干擾素(β-干擾素)能降低MS復發的頻率和嚴重程度,減少了MS病灶數目。有證據說明干擾素(β-干擾素)能降低大腦半球脫髓鞘改變。該藥能否阻遏神經功能障礙的進展有待進一步驗證。然而,臨床療效并不令人振奮。Bornstein等也報道了MBP多聚體和復合多聚體I(Cop I)對復發緩解型MS有效。這種藥物尚待FAD批準。對新近通過口服牛髓鞘使髓鞘脫敏的試驗尚未得出結論。
神經營養藥物
胞二磷膽堿(250mg肌注1次/d)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DFGF1600u 肌注1次/d)可酌情選用。
對癥治療
對痛性強直發作、三叉神經痛、癲癇發作者可用卡馬西平0.13次/d,痙攣者可給安定等。
其他
對于低脂、無谷蛋白飲食或者補充亞麻油脂對MS是否有治療價值缺乏可靠的對照性研究。合成多肽和高壓氧治療的意義還不明確。血漿置換療法可能對暴發性的急性患者有作用,但尚缺乏嚴格的試驗,對慢性的病例則效果不佳。其他支持療法及理療等對于病情改善有益。恢復期可配合中藥治療。
一般治療
一般措施包括保證適當的臥床休息時間、避免過度疲勞和減少感染,爭取從首發或病情惡化中大程度的恢復。利用可能的康復措施(如拉帶、輪椅、滑道、電梯等)盡量拖后疾病的臥床時間。精心護理、利用變換壓力床墊、硅膠墊和其他特殊設備預防臥床期褥瘡的發生。疲勞是MS患者常見的主訴,特別在急性發作期,金剛烷胺(100mg早、晚各一次)或匹莫林(晨一次口服20~75mg)可緩解疲勞癥狀。
對嚴重的痙攣性截癱和下肢痛性屈曲痙攣患者,以及其他一些痙攣狀態,通過置留管或埋藏泵鞘內注射巴氯芬有一定的療效。輕度痙攣者可口服baclofen。以上方法無效時,背部脊神經根切斷術、脊髓切斷術、閉孔神經壓榨術等外科方法可使癥狀長期緩解。
對下肢輕微運動誘發的非常嚴重、致殘性震顫可行丘腦腹外側切除術。卡馬西平、氯硝西泮(氯硝安定)對此癥狀也有一定的作用。
預防措施
1、預防感冒
感冒是MS患者病情反復的一大誘因,所以遇到天氣變化時,及時的加減衣物,避免接觸流感人群尤為重要,另外,可選擇適當食療進行預防感冒。
2、避免勞累
過度的勞累,超負荷的運動對患有MS患者都是不可取的。
3、避免高溫
避免極高溫的熱水浴,或過度溫暖的環境,以免引發此癥。
結語:通過上文的介紹,想必大家應該對多發性硬化這種疾病有了初步的認識。這種疾病的臨床表現是多種多樣的,因此如果發現有類似表現的時候一定要及時前往醫院進行檢查,已經確診就必須及時治療,這樣才能盡快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