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非溶血性黃疸是黃疸中的其中一種,大家不了解也純屬正常,畢竟很少有人接觸過。但我們也不可不防,因為這種病雖不是什么不治之癥,但也足夠讓你心煩意亂,坐立不安。想知道黃疸的癥狀以及黃疸的鑒別診斷嗎?那就一起來看看吧。
因為先天性非溶血性黃疸比較不常見,所以不了解的可以來看看下面將要給大家介紹的關于先天性非溶血性黃疸的知識。
先天性非溶血性黃疸病因
目前研究認為,由于遺傳性或獲得性的肝細胞器微粒體中膽紅素葡萄糖醛酸轉移酶活力不足,影響非結合膽紅素在肝細胞內結合反應的正常進行,致使肝細胞對膽紅素的攝取也受到障礙,而造成肝細胞對非結合型膽紅素的攝取和結合功能的雙缺陷。
臨床表現
1.主要表現
自幼年起的慢性間歇性黃疸,可呈隱性;黃疸可持續存在達到老年,但往往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減退。血清膽紅素低于102.6μmol/L,一般小于51.3μmol/L,有晝夜或季節性波動,約1/3病例在常規檢查時正常。
因疲勞、情緒波動、饑餓、感染、發熱、手術、酗酒、妊娠誘發或加重黃疸。黃疸是新生兒時期的一種常見征象,一般認為其發生率在足月兒為50%~70%,而在早產兒則可更高一些。
黃疸可以是一個生理現象,也可以是多種疾病的一個癥狀,而未結合膽紅素的過度升高可引起膽紅素腦病(核黃疸),可造成嬰兒早期死亡或產生嚴重的后遺癥。
2.新生兒生理性黃疸特點
(1)黃疸出現時間在生后2~3天出現。
(2)黃疽程度屬輕度到中度黃染,呈淺杏黃色或黃紅色帶有光澤,進展緩慢。
(3)黃疸高峰時間在生后4~5天。
(4)血清總膽紅素值一般足月兒不超過205.2μmol/L,早產兒不超過256.5μmol/L。
(5)黃疸消退時間一般在生后7~10天左右,足月兒長不超過2周;早產兒不超過4周。
(6)伴隨癥狀除黃疽外,無貧血或肝脾腫大等癥狀,嬰兒一般情況良好。早產兒的黃疸出現時間可能遲一些,程度可重一點,消退時間也可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