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發熱
風濕病的常見癥狀,可為低熱、中等度發熱、也可為高熱,往往表現為不規則的發熱,一般無寒顫,抗生素無效,同時血沉快,如系統性紅斑狼瘡、成人斯帝爾病、急性嗜中性發熱性皮病、脂膜炎等均可以發熱為首發癥狀。
2、疼痛
風濕病的主要癥狀,也是導致功能障礙的重要原因。風濕病的疼痛中,起源于關節及其附屬結構的疼痛為常見,然而肢體和軀干部位的疼痛也可見于內臟和神經系統病變。關節痛、頸肩痛、腰背痛、足跟痛往往是風濕病的主要表現,有時還伴有關節的腫脹。
類風濕性關節炎常有對稱性的關節腫痛,手指關節、腕關節尤為明顯;強直性脊柱炎有腰背痛,休息時加重,可伴有足跟痛、紅眼;風濕性多肌痛有頸肩痛、肢帶肌的疼痛及肌無力。
3、皮膚黏膜癥狀
系統性紅斑狼瘡、皮肌炎、多肌炎、白塞病、脂膜炎、干燥綜合征可有皮疹、光敏感、口腔潰瘍、外陰潰瘍、眼部癥狀、網狀青紫、皮膚潰瘍等。
4、雷諾氏征
指趾端遇冷或情緒激動時出現發白,然后發紫、發紅或伴有指趾端的麻木、疼痛,嚴重的可有皮膚漬破,可見于硬皮病、類風濕性關節炎、混合性結締組織病、系統性紅斑狼瘡。
風濕病的檢查事項介紹
1.X-線平片
一般常用正,側位,大小關節皆可,四肢,肩,脊柱,骶髂各關節;根據不同疾病及部位,還可有不同的要求,對骨骼受損或增生病變一般顯示清楚,但由于影像重疊,早期細小病變不易看清;對滑膜,關節囊,軟骨,半月板,韌帶則不顯示。
2.計算機體層顯像CT
可以在一個橫斷面上準確的顯示不同組織密度的微小差異,是觀察骨關節及軟組織細小病變的較理想的檢查方法。多用于AS的骶髂關節,脊柱;膝關節的軟骨及半月板病變,SLE的腦部改變;早期肺間質性改變等。
3.磁共振成像MRI
對骨關節及軟組織病變,具有比X線,CT更高的分辨率,對軟組織顯像優于CT。多用于觀察骨,軟骨,半月板,筋膜的診斷;對腦組織,脊髓病也很有幫助。此為風濕病的檢查事項之關鍵。
4.關節鏡檢查
可以直接觀察關節內各種組織的病變,特別是對滑膜炎的診斷和鑒別診斷,有很大意義。必要時可以取滑膜活檢和手術治療。
5.活體組織檢查
對診斷困難的病例,此種檢查,可以協助確診。如皮膚,唇粘膜,腎,肝,關節滑膜,血管,肌肉,骨,軟骨等。有時還要作免疫組化染色。
6.同位素骨掃描
對鑒別骨瘤原發或繼發性,骨髓瘤有很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