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生活因素
過勞、情緒激動、精神緊張、過多吸煙或飲酒、濃茶和咖啡等,亦可無明顯誘因。
五、心臟疾病
心臟神經官能癥患者,各種器質性心臟病常發生早搏,合并心衰時更易發生,如冠心病、風濕性心臟病、高血壓性心臟病、心肌病等。
六、藥物導致
某些藥物毒性作用、電解質紊亂、內分泌失調、慢性病灶如扁桃體炎、膽囊炎等等心外因素也是引起早搏的常見病因。
心臟早搏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過早搏動可無癥狀,亦可有心悸或心跳暫停感。頻發的過早搏動可致因心排血量減少引起乏力、頭暈等癥狀,原有心臟病者可因此而誘發或加重心絞痛或心力衰竭。聽診可發現心律不規則,早搏后有較長的代償間歇。早搏的第一心音多增強,第二心音多減弱或消失。早搏呈二或三聯律時,可聽到每兩或三次心搏后有長間歇。早搏插入兩次正規心搏間,可表現為三次心搏連續。脈搏觸診可發現間歇脈搏缺如。
應參考有無器質性心臟病,是否影響心排血量以及發展成為嚴重心律失常的可能性而決定治療原則。無器質性心臟病基礎的過早搏動,大多不需特殊治療。有癥狀者宜解除顧慮,由緊張過度情緒激動或運動誘發的過早搏動可試用鎮靜劑和β-受體阻滯劑。
1、找出誘因
頻繁發作,癥狀明顯或伴有器質性心臟病者,宜盡快找出早搏發作的病因和誘因,給予相應的病因和誘因治療,同時正確識別其潛在致命可能,積極治療病因和對癥治療。
2、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
室性早搏則多選用作用于心室的Ⅰ類和Ⅲ類藥。有潛在致命危險的室性早搏常需緊急靜脈給藥。
近年研究提示,抗心律失常有增加死亡率危險。即使有心臟病患者控制室性過早搏動,亦無證據證明使猝死率降低。因此應用抗心律失常藥應權衡其利弊。
3、放松心情
出現早搏時不必過于緊張,請醫生進一步檢查早搏原因,評價早搏的嚴重程度。如果能找到早搏原因,只要將誘發早搏的原因去除,治好誘發早搏的疾病,早搏便可逐步消除。如果無法找到早搏原因,請醫生決定是否需要對早搏進行治療。絕大部分早搏的病人愈后都是良好的。
4、偶發性早搏一般無需治療
偶發性早搏,對血液循環的影響不大,尤其是并非由其它疾病引起的,早搏本身亦非嚴重疾病,一般不必治療,所以病員應消除思想顧慮,保持樂觀情緒。
5、遵醫囑用藥
頻發性早搏,尤其在心臟病基礎上可能演變為嚴重心律紊亂,或可能導致心絞痛與心力衰竭的,應注意治療。在醫師的指導下服用藥物,要有耐心,不要頻繁地換藥,待早搏控制后,仍需用少量藥物維持,以免病情反復。
6、良性早搏無需治療
對于找不到病因的頻發早搏,可能很早以前就已發生,許多病人已經習慣,經醫生評價為良性者,可以不必治療。
7、不吸煙、不喝酒
不吸煙,不飲酒,飲食不過飽,少吃刺激性食物。注意勞逸結合,睡眠充足。活動后早搏不增多的慢性病人應適當參加文體活動。
結語: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心臟早搏的癥狀與病因的全部內容,相信大家在看完全文之后,已經了解了心臟早搏都有哪些癥狀了吧,心臟早搏的危害非常大,嚴重影響家庭幸福,所以患者應該及早治療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