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扁桃體發(fā)炎的措施有哪些
1.扁桃體一般3~10歲時大,10歲以后逐漸萎縮,因此兒童時期的扁桃體炎是防治的重點。
2.加強鍛煉,特別是冬季,要多參與戶外活動,使身體對寒冷的適應能力增強,減少扁桃體發(fā)炎的機會。
3.愛護口腔衛(wèi)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父母要督促孩子每天早晚刷牙、飯后清水漱口,避免食物殘渣存在口腔中。
按時就餐,多喝水,多吃青菜、水果,不可偏食肉類,尤其不可過多食用炸雞、炸魚,因為這些食物屬于熱性食物,孩子吃了易“上火”,從而發(fā)生扁桃體炎。
4.急性扁桃體炎多為細菌感染所致,特別是化膿菌,如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因此必須使用抗生素,其中青霉素類有效,根據(jù)炎癥的輕重程度可選擇口服或靜脈注射。
5.慢性扁桃體炎或扁桃體肥大可作扁桃體切除,現(xiàn)在多采用扁桃體快速擠切術,手術時先在病兒嘴內(nèi)噴表面麻醉藥,稍等一會兒,病兒的咽部感覺就會遲鈍,再讓他躺在床上,醫(yī)生使用一種叫擠切刀的器械,在病兒張口的一瞬間就能將扁桃體全部切除。
手術十分迅速,病兒還未感覺疼痛,手術就完成了,病兒一直清醒,所以能馬上吃冷食,目的是促進血管收縮,預防術后出血。手術不需住院,術后門診觀察1~2小時便可以回家。
6.術后1~2周內(nèi)吃半流質(zhì)飲食,如面片,雞蛋糕。
7.手術切除以后并非完事大吉,還能再得咽炎。所以理想的方法是盡量不切除。
一般來說,急性咽炎全身癥狀較輕,而急性扁桃體炎則往往全身癥狀較重。檢查時若見扁桃體充血、腫大,甚至有黃白色膿點附著,而周圍咽壁黏膜充血相對較輕,則為急性扁桃體炎。
反之,若充血、水腫以咽壁黏膜為主,或咽紅、咽后壁淋巴濾泡增生,而扁桃體炎癥輕微者,則為急性咽炎。
咽炎扁桃體炎的危害極大,咽炎可導致鼻炎、鼻竇炎、支氣管炎、肺炎,若致病菌及毒素侵入血液循環(huán),則可引起全身并發(fā)癥,如急性腎炎、膿毒血癥、風濕病等。
扁桃體炎本身是良性疾病,如果致病菌只是造成扁桃體的局部感染,感染病程過去就沒事了。但有的致病菌會有全身性的影響,就可能有較復雜的病程或不好的后遺癥,如關節(jié)炎、腎炎、心肌炎、心內(nèi)膜炎。
1、急性扁桃體炎的癥狀
急性扁桃體炎有傳染性,潛伏期約3~4天,春秋兩季發(fā)病率較高,青年期發(fā)病較多,少年兒童次之,50歲以后很少。
癥狀輕重不一,由病毒引起者,局部及全身癥狀皆較輕,扁桃體充血,表面無滲出物。由細菌所致者癥狀較重,起病較急,可有惡寒及高熱,體溫可達39~40℃。幼兒可因高熱而抽搐。咽痛明顯,吞咽時尤重,甚至可放射到耳部。
急性扁桃體炎的病程約1個星期左右。檢查見扁桃體顯著腫大、充血、小窩口有黃白色點狀膿性滲出物,粘膜下可見因濾泡化膿而形成的黃白色隆起。
點狀滲出物可連成片,稱假膜,但假膜擴展不超出扁桃體范圍,易拭去,拭去后粘膜不出血。這點可與咽白喉相鑒別。同時可見下頜角淋巴結腫大,壓痛。血中白細胞高,可以出現(xiàn)短暫輕度蛋白尿。
2、慢性扁桃體炎的癥狀
慢性扁桃體炎局部多無明顯自覺癥狀,時有咽干、異物感、發(fā)癢等,常有急性發(fā)作史。兒童扁桃體過度肥大可影響呼吸和吞咽。
若腺樣體也大時,則致鼻堵、打鼾。因小窩內(nèi)細菌及毒素吸收,可致頭痛、乏力及低熱等。檢查可見舌腭弓慢性充血、扁桃體肥大;病程長者,扁桃體不大,甚至萎縮,但小窩口有干酪樣膿栓。
結語:看到這里,小編希望大家通過上文的閱讀可以對扁桃體炎的癥狀有一些新的認識,同時對于扁桃體發(fā)炎的原因及治療方法也有多一些了解,我們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家看完之后能夠好好呵護自己的身體,遠離疾病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