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間盤突出是近年來發病率較高的骨科疾病,其影響較為嚴重,椎間盤突出的病因是腰部受到一定的負重力而導致的,尤其對中老年人來說是非常痛苦的。椎間盤突出的癥狀主要為身體關節疼痛難忍。當然椎間盤突出的治療方法也是有的,那么應該怎樣治療呢?
椎間盤突出的癥狀表現是多樣復雜的,身體脊椎的各個部位都很容易患上這種病癥,一旦患了椎間盤突出癥后,就會使脊椎出現腫痛的現象,還會影響著患者們的正常生活與工作。
椎間盤突出的癥狀
1.腰痛
95%以上的腰椎間盤突脫出癥患者腰痛癥狀,包括椎體型者在內。
2.下肢放射痛
80%以上病例出現此癥,其中后型者可達95%以上。
3.肢體麻木
多與前者伴發,表現為麻木而沒有疼痛的患者僅占5%左右。其主要是因為脊神的經根內本體感覺和觸覺的纖維受刺激的原因。其范圍與身體疼痛的部位取決于受累神經的根序列數。
4.肢體冷感
有少數病例約5%~10%自覺肢體發冷、發涼,主要是由于椎管內的交感神經纖維受刺激之故。臨床上??砂l現手術后當天患者主訴肢體發熱的病例,與此為同一機制。
5.間歇性跛行
其產生機制及臨床表現與腰椎椎管狹窄者相似,主要原因是在髓核突出的情況下,可出現繼發性腰椎椎管狹窄癥的病理和生理學基礎;對于伴有先天性發育性椎管矢狀徑狹小者,脫出的髓核更加重了椎管的狹窄程度,以致易誘發本癥狀。
6.肌肉麻痹
因腰椎間盤突脫出癥造成癱瘓者十分罕見,而多系因根性受損致使所支配肌肉出現程度不同的麻痹征。輕者肌力減弱,重者該肌失去功能。
臨床上表現主要以腰5脊神經所支配的脛前肌、腓骨長短肌、趾長伸肌以及姆長伸肌等受累所引起的足下垂癥為主要特征,其次為股四頭肌腰3~4脊神經支配和腓腸肌骶1脊神經支配等。
7.馬尾神經癥狀
主要見于后中央型及中央旁型的髓核突脫出癥者,因此臨床上少見。其主要表現為會陰部麻木、刺痛,排便及排尿障礙,以及雙下肢坐骨神經受累癥狀。嚴重者可出現大小便失控及雙下肢不完全性癱瘓等癥狀。
8.下腹部痛或大腿前側痛
在高位腰椎間盤突出癥,當腰2、3、4神經根受累時,則出現神經根支配區的下腹部腹股溝區或大腿前內側疼痛。另外,尚有部分低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也可出現腹股溝區或大腿前內側疼痛。
有腰3~4椎間盤突出者,有1/3的有腹股溝區或大腿前內側疼痛。其在腰4~5與腰5~骶1間隙椎間盤突出者的出現率基本相等。此種疼痛多為牽涉痛。
9.患肢皮溫較低
與肢體冷感相似,亦因患肢疼痛,反射性地引起交感神經性血管收縮?;蚴?由于激惹了椎旁的交感神經纖維,引發坐骨神經痛并小腿及足趾皮溫降低,尤以足趾為著。
此種皮溫減低的現象,在骶1神經根受壓者較腰5神經根受壓者更為明顯。反之,髓核摘除術后,肢體即出現發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