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原血壓異常
高原高血壓起病緩慢,癥狀與一般高血壓病相似。高原低血壓多發生于移居高原較久或世居者中。發病地區多在海拔4000m以上地區。血壓低于12/8kPa(90/60mmHg)可有低血壓癥狀。脈壓低于2.7kPa(20mmHg)的高原低脈壓癥患者亦不少見,且多與低血壓同時存在,癥狀類似高原反應。高原血壓異常的類型常有波動和轉化,回到平原后可逐漸恢復。
(四)高原心臟病
多見于移居者在高原出生成長的嬰幼兒。成年移居者在進入高原6-12個月發病。起病隱襲癥狀逐漸加重,心悸、胸悶、氣短、勞動時加重。有時咳嗽,少數病人咯血。終發生右心衰竭。體格檢查見紫紺,肺動脈高壓和右心室增大體征。可有早搏和房室傳導阻滯。重癥出現心力衰竭。胸部X線表現肺動脈凸出,右肺下動脈干擴張,右心室增大。心電圖式右室肥厚、勞損,或不完全右室傳導阻滯。
對重危病人就地搶救,給予高流量吸氧或面罩給氧。發病地點確無醫療條件而有較好的運送工具及搶救設備者,可將病人由高原轉往海拔低的地區治療。慢性高原病患者如病情許可,應逐步鍛煉;住療效不佳,可轉往海拔低的地區。
一、急性高原反應
輕癥患者可自愈。重癥患者給予對癥治療,如鎮痛、止痛藥等,吸氧,或用利尿藥如呋塞米或乙酰唑胺125-250mg,每12小時一次。
二、高原肺水腫
病人絕對靜臥休息,吸入流量高濃度氧,保暖。數現場確無醫療條件,轉運到低海拔區,可迅速好轉。休息2-3天后可再攀登。地塞米松10-20mg稀釋后緩慢靜脈注射,每日1-2次,可減少肺毛細血管滲出。氨茶堿0.25mg加50%葡萄糖20ml稀釋緩慢靜脈折射和緩解支氣管痙攣和降低肺動脈壓。如無低血壓,可舌下含化硝苯啶5—10mg降低肺動脈壓,如出現右心衰竭,可用毒毛旋花子甙K或毛花甙C,以及利尿劑。
三、高原腦水腫
加大吸氧量,給予地塞米松,高葡萄糖,乙酰唑胺、呋塞米等。如有肺水腫、心力衰竭和紅細胞增多時,不宜用甘露醇脫水療法。
四、高原血壓異常
高血壓按一般高血壓治療。
五、高原心臟病
出現心力衰竭時,吸氧,加服硝苯啶以加強降低肺動脈壓,高原心臟病心肌顯著缺氧,易發生洋地黃重度而出現心律失常,可選用作用快、排泄快的強心藥,如毛花甙C0.2—0.4mg,心力衰竭控制后改口服地高辛。
六、高原紅細胞增多癥
吸氧和低分子量右旋糖酐靜脈滴注可暫時緩解癥狀,對有高血壓和心力衰竭的危重病人,如有血液粘滯性過高,靜脈放血300—500ml可使病情暫時好轉,以備緊急轉運,病人回到平原后,癥狀可以消失。
疾病預防
及時了解環境
進入高原人員應了解和適應高原環境特點,登山時按計劃進行階段性適應性鍛煉,注意防寒和防治上呼吸道感染,久居平原重返高原者也應重建適應能力,應明顯心、肺、血液疾病患者不宜進入高原。
藥物預防
預防急性高原反應,可從進入高原前選用一種利尿藥預防液體潴留,連服一周。
(1)乙酰唑胺0.25g,每8小時一次。
(2)呋塞米20mg,每日2—3次,緊急條件下登山,可用糖皮質激素。
結語:看了上面的內容,大家是不是對高原病有了更多的了解呢,對于高原病給患者帶來的危害是不是有了一定的認識呢。高原病的發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環境適應力差而導致的,這就需要我們在平時要加強鍛煉,怎強體質,出行的時候要及時了解環境信息,這樣才能避免高原病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