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一些好的習慣對于預防抽動癥有很好的方法,專家指出,自小培養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按時作息,注意集中注意力的訓練,培養小兒抽動癥孩子的正確學習態度,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
三、減輕心理負擔
心里負擔也會導致抽動癥的出現,一般來說,當癥狀頻繁發作時,家長不要太過關注,防止孩子產生嚴重的心理負擔,可以通過轉移孩子注意力的方法,有效緩解病癥。
如果孩子浮現病癥,家長對孩子不可進行打罵指責,應及時激勵孩子,通過有效診治減輕病癥,下降病癥對孩子的不良影響。
抽動癥的檢查
1、從患兒的發病癥狀
反復出現多發性、無意義的顏面部、四肢及軀干抽動或清嗓音;患兒自控能力差,注意不集中,學習困難;舌邊尖紅色,苔少或光剝,脈細數;詢問患兒的腦外傷史、產史,是否有早產、難產、剖腹產而致腦缺氧、缺血或窒息。
2、檢查患兒背部
檢查患兒背部是否有頸椎習慣性脫位,在頸椎附近是否可觸及壓痛點。
3、運動持久試驗
查自我控制能力,患兒因為真陰不足,肝火上炎,內熱過盛而致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差。
4、翻手試驗
讓患兒坐于桌前,將兩手平放在桌面上,做時先手掌向下,將拇指沿桌邊垂下,而兩手其他手指靠攏。
在反復盡量快速翻手時,出現動作笨拙,甚至亂翻一氣;如果翻手時不讓擺動肘部,則兩小指靠不攏,姿勢也更加笨拙。陽性率57.9%,可疑39.6%,12.5%為正常。
1、抽動癥的癥狀包括模仿動作和言語,部門患兒會出現模仿動作、強迫動作或是其他奇特的行為等,這都是抽動癥患兒的初期癥狀表現。
2、喉部發聲抽動,表現為異常發音,如干咳聲、清嗓聲、吼叫聲,或隨地吐唾沫,或口吃、語節、重音不當,這些都是抽動癥患兒的初期癥狀表現。下肢抽動,表現為抖腿、踢腿、踮腳、旋轉、甚至跪姿走路、步態異常等。
3、其他行為異常,抽動癥的癥狀主要有重復、刻板的語言和動作,強迫性行為,刺戳動作、沖動性觸摸動作,甚至模仿別人、猬褻舉動或控制不住的動作。
4、正確認識抽動癥患兒的初期癥狀表現能夠使家長及時發現患兒的不適,進而及時檢查和治療。突然的、不自主的、重復的肌肉抽動。
剛開始抽動的癥狀比較輕,通常以眼、面肌的抽動,而后抽動癥狀逐漸加重,牽涉部位更廣,從頭部發展到頸、肩、軀于以及下肢,多部位的抽動。隨著時間的推移,還會出現各種難以克制的、形態奇特的運動抽動,如刺戳動作、下蹲、走路旋轉等。
5、多發性運動抽動和發聲抽動可為抽動癥患兒的初期癥狀表現,或是發聲抽動在運動抽動發作后1到2年后出現;或是單一發聲抽動為首發癥狀,如,各式各樣的動物叫聲、清嗓聲,或不適當的語句,往往是重復刻板的穢語。
結語: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介紹的有關于治療抽動癥的一些方法以及患上抽動癥的一些癥狀。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對此也是有所了解了,也知道了抽動癥如何預防了。因此,如果不想自家寶寶患上抽動癥的話,則一定要多加預防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