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癥急癥
常見的尿毒癥急癥包括
高鉀血癥
尿毒癥時腎臟排鉀能力下降,此時易于出現高鉀血癥;尤其當鉀攝入過多、酸中毒、感染、創傷、消化道出血等情況發生時,更易出現高鉀血癥。嚴重高鉀血癥(血清鉀>6.5mmol/l)可能導致心跳驟停,危及生命,需及時搶救:①鈣劑對抗高鉀對心肌的毒性,常用10%葡萄糖酸鈣10~20ml加入等量高滲葡萄糖,緩慢靜推,時間不少于5分鐘。如注射5分鐘后心律失常無改善或雖有效但很快又再發,可再次注射;②乳酸鈉或碳酸氫鈉可促進鉀離子進入細胞內,拮抗鉀對心臟的抑制,增加尿鉀排出;③葡萄糖和胰島素聯合應用(4g葡萄糖:1U胰島素)可促進鉀向細胞內轉移;④口服或注射排鉀利尿劑(呋塞米、托拉塞米等)促進腎臟排鉀;⑤口服陽離子交換樹脂,促進鉀從腸道排泄;⑥高鉀非常嚴重(>6.5mmol/l),而上述處理效果不佳時可行血液透析治療降低血鉀。心衰肺水腫尿毒癥患者腎臟調節水鈉平衡的功能減退甚至喪失,尿量減少,容易形成容量負荷過重,嚴重時發生心衰、肺水腫,危及生命。其預防及治療措施包括:①控制水的攝入,使入水量少于出水量,必要時予利尿劑;②血液透析超濾脫水治療;③強心、擴管等治療。代謝性酸中毒血pH<7.2,二氧化碳結合力<13mmol/l,有代謝性酸中毒的臨床表現(食欲不振、嘔吐、虛弱無力、呼吸深長等)。處理措施:①靜脈補充碳酸氫鈉:5%碳酸氫鈉溶液靜滴;②血液透析糾正酸堿平衡紊亂。毒素水平高,血肌酐≥707umol/l,尿素氮≥28.6mmol/l,尿毒癥癥狀明顯時,需要急診血液透析清除毒素;出現心包炎、消化道出血等嚴重并發癥時。以上情況需要緊急透析治療時,需要經中心靜脈插管建立血流通路,初次透析患者可能發生透析失衡綜合征,因此首次透析時間較短,一般在2個小時左右。
血液透析與腹膜透析
血液透析將患者的血液經血管通路引入透析機,在透析器中透過透析膜與透析液之間進行物質交換,再把經過凈化的血液回輸至體內,以達到排出廢物、糾正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的目的。如能長期堅持合理的透析,不少患者能存活10~20年以上。
血液透析由于需借助血透機,須每周到醫院2次至3次,每次大約4個小時,其優點在于每次血透后體內積存的廢物較少,每周都有固定的時間回到醫院進行治療,如有病情變化,可得到及時的處理,透析過程中有專業醫療人員操作,無需自己動手。
缺點也很明顯,每次需要扎針;貧血比較嚴重;透析前后血壓會受影響,對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病人較不利;需要嚴格控制飲食;透析前較易產生不適;無法任意更改透析時間;感染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風險大大增加。
腹膜透析把一種被稱為“腹透液”的特制液體通過一條“腹透管”灌進腹腔,這時候腹膜的一側是含有代謝廢物和多余水份的血液,另一側是干靜的腹透液,血液里的代謝廢物和多余水份就會透過腹膜跑到腹透液里。保留3-4個小時后(夜間可保留8-10小時),把這些含有廢物的腹透液從腹腔里放出來,再灌進去新的腹透液。這樣每天更換3-4次,就可不斷地排出體內的毒素和多余水份了。患者及其家屬經過教育、培訓,掌握腹膜透析操作后,可自行在家中進行腹膜透析。若借助全自動腹膜透析機,每日夜晚在睡眠中執行透析即可,白天的時間可以正常的工作、學習。
腹膜透析的優點
?、疟Wo殘余腎功能比血透好,腹透是接近生理狀態的治療方案,腹透過程中沒有血流動力學、體液容量和生化的驟變,從而減少因內環境不穩定而產生的透析并發癥,如心血管病變、高血壓、低血壓、心律失常等。治療過程中不會造成腎臟缺血,有利于保護殘余腎功能。
?、七m用范圍廣,腹膜透析心血管的穩定性好,是伴有嚴重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老年患者首選的透析方式;腹透的飲食限制較少,患者營養狀態較好,對兒童的生長發育影響少,且免除血透穿刺的痛苦;腹透不需要動靜脈瘺,避免了糖尿病患者因周圍血管病變而導致的動靜脈瘺閉塞。
?、峭肝鲂矢?,對中分子毒素物質、β2微球蛋白及磷的清除較好。故腹透能改善尿毒癥的癥狀、對貧血、神經病變的改善優于血透。
⑷發生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的機會少。
?、砷L期透析發生透析骨病的程度亦優于血透。
?、士稍诩抑羞M行透析,不用去醫院,不影響工作、學習和旅游,治療費用較低,生活質量高。
腹膜透析的缺點
由于腹膜透析需要在腹腔內置入腹透管,且透析過程中存在頻繁的更換腹透液等操作,如果患者或家屬沒有嚴格掌握好無菌操作,容易感染,導致腹膜炎。但隨著腹膜透析裝置的改進,腹透??漆t生、護士對患者的教育和培訓的加強,生活、居住衛生條件的改善,腹膜透析感染的發生率已經大大的降低。
腹膜透析用于維持尿毒癥患者的生命有三十余年的歷史。目前在香港及一些歐洲國家,尿毒癥病人中的80%在腹膜透析治療下生活、工作和學習。
但是,無論血透還是腹透,都只能代替腎臟的清除代謝廢物、維持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的作用,而無法替代腎臟的另外一個重要功能,即內分泌功能,比如EPO、活性維生素D3等的產生。因此維持性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的病人,仍然需要視病情使用EPO、骨化三醇等藥物治療。而并非某些患者認為的“做上透析就不用吃藥了”。
腎移植是尿毒癥病人合理、有效的治療方法,但由于供體的缺乏,腎移植無法發揮其應有的治療作用。目前全國每年接受腎移植者僅有5000多例,大約每150個等待的病人,只有一人可能得到腎移植的機會,而供體短缺已成為限制器官移植的一個瓶頸。因此絕大多數尿毒癥患者需要長期維持性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治療。根據機構統計數據,我國在治透析患者約為10萬人,血透患者約占90%,腹透患者僅占10%。
結語: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介紹的尿毒癥的相關內容,從上面介紹的文中,想必大家已經知道了尿毒癥怎么辦,知道了尿毒癥透析治療是怎樣的,以及調度正透析能活幾年,人們想利用各種手段來治療尿毒癥,而透析顯然是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