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對于血小板都知道是什么,但是大家知道血小板壓積偏高是什么情況嗎?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血小板壓積偏高的原因,告訴大家血小板偏高是怎么回事,同時也為那些問血小板偏高能治好嗎的觀眾給出答案。
首先我們就要了解一下血小板壓積是什么,看看它對人體有著怎樣的影響,如果血小板壓積偏高又會造成怎樣的影響。
血小板壓積(PCT)=MPV*PLT。應該你的血小板總數(PLT)或血小板平均體積(MPV)增加所致。MPV升高,表示巨核細胞高度成熟,骨髓造血小板良好。PLT升高,即血小板總數升高,一般檢驗在450個單位之內,尚可接受,一般感染、失血、溶血、腫瘤等都會使血小板升高。過高的話(排除其它血液病)為血小板增多癥,必需查明原因(原發或繼發)。血管收縮也會引起PCT升高,那是因為血小板粘附于血管內皮下,當血管受損收縮時,血小板自身表面的的糖蛋白與內皮下的確膠原物質粘附,及血小板之間的相互聚集,使血小板堆集,自然壓積也會升高。標準:0.120-0.212。
血小板壓積偏高--血小板的簡介
血小板(blood platelet)是哺乳動物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之一。形狀不規則,比紅細胞和白細胞小得多,無細胞核,成年人血液中血小板數量為100~300×1000000000個/L,它有質膜,沒有細胞核結構,一般呈圓形,體積小于紅細胞和白細胞。血小板在長期內被看作是血液中的無功能的細胞碎片。血小板具有特定的形態結構和生化組成,在正常血液中有較恒定的數量(如人的血小板數為每立方毫米10~30萬),在止血、傷口愈合、炎癥反應、血栓形成及器官移植排斥等生理和病理過程中有重要作用。血小板只存在于哺乳動物血液中。
血小板壓積偏高--血小板的作用功能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存進血液和加速凝血,同時血小板還維護著毛細血管壁,確保它的完整性。
血小板在止血和凝血過程中,具有形成血栓,堵塞創口,釋放與凝血有關的各種因子等功能。在小血管破裂處,血小板聚集成血小板栓,堵住破裂口,并釋放腎上腺素, 5-羥色胺等具有收縮血管作用的物質,是促進血液凝固的重要因子之一。 血小板還有營養和支持毛細血管內皮細胞的作用,使毛細血管的脆性減少。
血小板數量、質量異常可引起出血性疾病。數量減少見于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脾功能亢進,再生障礙性貧血和白血病等癥。數量增多見于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真性紅細胞增多癥等病癥。質量異常可見于血小板無力癥。
20世紀60年代以來已確證血小板有吞噬病毒、細菌和其他顆粒物的功能。血小板因能吞噬病毒而引人注目,在血小板內沒有核遺傳物質,被血小板吞噬的病毒將失去增殖的可能。臨床上也見到患病毒性疾病時總出現血小板減少癥。因此血小板有可能與皮膚, 粘膜和白細胞一樣是構成機體對抗病毒的一道防線。
血小板壓積偏高
在一些特定的情況下,就會造成血小板壓積偏高,那么在什么情況下會造成血小板偏高呢?
在某種炎性因素作用下的炎性反應可導致血小板的升高,而其他值均正常.人正常的血小板含量為100-30010^9/L,略高于正常值的人,如果其他值正常及沒有癥狀,一般不會有問題.只是血小板參與凝血,于是值較高會增加血栓形成的可能.血小板壓積(PCT),與血小板計數(PLT)和平均血小板體積(MPV)成正相關,這兩項都能影響PCT的變化,偏如果血小板數正常,只能說明血小板體積偏低,即小血小板偏多。如果報告單上血小板平均體積(MPV)正常的話,沒事的。
血小板壓積有些偏高是怎么回事
輕微的血小板壓積偏高不用太過擔心,近飲食太過油膩、或者檢查前熬夜,都會使血液黏稠度上升,造成血小板壓積升高。輕微的炎癥反應也是該指標升高的原因。它反映的主要是血液黏稠度,如果太高,有發生血栓的危險性。其它沒有太大的影響。不放心的話,也可以去做一個復查,復查前注意調整身體狀態,提前了解注意事項,以免出現血小板相關數值的波動。
血小板壓積高的原因
很多人都知道血小板是血液中的一種成分,血小板對我們的身體有很大的作用,當我們受傷流血的時候,正是血小板在幫助我們止血,可見血液中血小板的重要性。但是血小板并不是越多越好,如果血小板壓積高也可能導致其他的疾病,生活中很多情況會導致我們血小板壓積高,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