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性脫臼也就是人們經常說的復發性脫臼,如果你碰到習慣性脫臼的話,可千萬不能輕視,一而再,再而三的脫臼會造成不小的麻煩,嚴重起來能讓你坐立難安。想知道脫臼的處理以及小孩胳膊脫臼嗎?那就一起來看看吧。
如果你是習慣性脫臼,一定要及時治療,在平時的話也一定要注意預防,下面就來說說習慣性脫臼的事。
習慣性脫臼
復發性或俗稱習慣性肩關節脫臼,主要分為兩類:第一類的習慣性肩關節脫臼的患者,沒有明顯創傷的病史,而且身上多處關節也可能有過度伸展及松弛的現象。
譬如說,大拇指可以輕易后折并觸及前臂;肘關節或膝關節過度挺伸,主要的原因就是先天性身體的組織較松弛而造成的關節不穩定,而且是多方向性的。
至于第二類,其因受傷后造成的習慣性脫位,多是因為明顯的創傷,如運動傷害,像投擲動作太過用力,或投擲過程忽遇阻力。
又如摔倒時以手撐地等意外的動作,造成肩關節脫位,幾乎都是前方向的脫臼,在保守治療(關節復位)后,又再發生脫位或半脫位的情形。
臨床表現
第一次的肩關節因受傷而脫位的經驗是非常深刻的,原因不外劇痛,感覺肩膀脫出,并且隨之卡住而動彈不得。大多數的人都需要再次經由外力(西醫或中醫)才能將肩關節”復位〃,少部分的人可經由自己或同伴的協助而”拉〃回去。
總之,經過一番折騰之后,”脫落的肩膀又回去了〃,在經數周休養,肩膀又恢復了正常的功能。
但是某一天,患者在運動或是工作時做肩膀上舉、外轉及外展的動作,簡單的說,就是一個類似投擲的動作,肩關節又掉出來了,卡住、劇痛,其無法自己”弄〃回去,這是復發性脫位。
也可能是感覺”卡〃一聲,肩膀扭到了而且突然不聽使喚,但可以自己將其轉回去,這是復發性半脫位。
脫位的次數愈多,就會發覺肩關節愈易脫位,自己也愈會“自行復位術”,當然關節的活動范圍也就受到更多的限制。
應急處理方法
在生活中,寶寶年齡小外加淘氣,經常會出現磕著碰著的情況,當然脫臼也不是什么新鮮事。面對寶寶脫臼父母應該掌握應急處理方法,第一時間幫寶寶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