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后護理是很多疾病手術后都要注意的一個事情,那么大家知道動脈栓塞術后護理是怎么樣的嗎,動脈栓塞癥狀又是什么呢,動脈栓塞怎么治療比較好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定義
動脈栓塞是指心臟或近端動脈壁或從外界進入動脈栓塞,血流推到遠端的動脈血流阻塞,導致肢體或內臟器官的缺血和壞死的病理過程。
動脈栓塞的肢體常具有特征性的所謂“5P”征:疼痛、麻木、無脈、蒼白和運動障礙。
1、疼痛
大多數病人的主要癥狀是劇烈疼痛,部分病人可僅感酸痛,個別病人可無疼痛感覺。
2、麻木、運動障礙
肢體遠端顯示虧損感覺襪套型面積、周圍神經缺血引起的。在感覺區的近端,損失的感覺是低于栓塞。
3、蒼白、厥冷
由于組織缺血,皮膚乳頭層下靜脈叢血流排空,皮膚呈蠟樣蒼白。若血管內尚積聚少量血液,在蒼白皮膚間可出現散在青紫斑塊。肢體周徑縮小,淺表靜脈萎癟。皮下出現細藍色線條,皮膚厥冷,肢體遠端尤為明顯,皮溫可降低3~5℃。
4、動脈搏消失或減弱
栓塞部位的動脈有壓痛,栓塞以下后動脈搏動消失或減弱。
二、護理診斷∕護理問題
1、焦慮與擔心突發疼痛、急診手術或患肢壞死,肢體喪失有關。
2、疼痛與肢體缺血有關。
3、組織灌注異常及取栓不全,術后再栓塞,繼發血栓或動脈缺血再灌注綜合征相關。
4、活動無耐力與右下肢動脈供血不足有關。
5、潛在并發癥心,功能不全與器質性心臟病或取栓后大量代謝產物有關。
三、術后護理
(1)再灌注綜合癥的護理
栓塞時間過長,組織變性壞死,壞死代謝產物進入血液循環,臨床出現:酸、中毒、高鉀血癥、低血壓、休克、腎衰,術后密切觀察病人神態、呼吸、尿量(>30ml/h),監測病人的鉀離子和尿常規,遵醫囑給予20%的甘露醇125-250ml、5%的碳酸氫鈉50~100m1、地塞米松針10mg,對抗氧自由基,糾止酸中毒,堿化尿液以防腎小管壞死,如病人出現煩躁、呼吸、深大、尿量減少,及時報告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