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肝外表現
慢性乙肝,尤其是肝硬化患者面色黝黑晦暗,稱肝病面容。手掌大、小魚際顯著充血稱肝掌。皮膚上一簇呈放射狀擴張的形如蜘蛛的毛細血管團稱蜘蛛痣,其他部位也可出現。男性可出現勃起功能障礙,對稱或不對稱性的乳腺增生、腫痛和乳房發育,偶可誤診為乳腺癌;女性可出現月經失調、閉經、性欲減退等。這可能與肝功能減退,雌激素滅活減少,體內雌激素增多有關。
7.肝纖維化
慢性乙肝炎癥長期不愈,反復發作,肝內纖維結締組織增生,而其降解活性相對或絕對不足,大量細胞外基質沉積下來形成肝纖維化。如果肝纖維化同時伴肝小葉結構的破壞(肝再生結節),則稱為肝硬化。臨床上難以將兩者截然分開,慢性肝病由肝纖維化到肝硬化是一個連續的發展過程。
治療
1.治療原則
三分藥治,七分調理;需有戰勝病魔的信心及意志,精神愉快,生活規律,合理飲食,不宜過度營養引起肥胖;除黃疸或轉氨酶顯著升高需要臥床休息外,應適量活動,動靜結合。
2.用藥原則
(1)用藥不宜過多過雜
很多藥物經過肝臟解毒,用藥過多過雜增加肝臟負擔,對肝病不利。
(2)根據具體情況,針對性用藥
乙型肝炎病毒復制明顯的病人用抗病毒藥物;有免疫功能紊亂的用調整免疫功能的藥物;有肝細胞損傷的用保護肝細胞的藥物;有肝臟微循環障礙的用活躍微循環的藥物。中醫在我國歷史悠久,其精髓在于辯證論治。通過辯證論治,可改善慢性乙肝病人的臨床癥狀,提高他們的體質,增強抗病能力,促進免疫系統清除病毒,促進疾病恢復。
(3)用藥過程中注意休息、營養
休息和營養是肝病患者的主要治療手段。在保證休息、營養的基礎上才可能發揮藥物作用。
預防
1.控制傳染源
對急性乙肝患者應進行隔離治療。慢性乙肝患者和乙肝攜帶者不得獻血。現癥感染者不能從事飲食業、幼托機構等工作。
2.切斷傳播途徑
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接觸病人后要用肥皂和流動水洗手;嚴格執行消毒制度;提倡使用一次性注射用具,對血制品應做HBsAg檢測,防止醫源性傳播。
3.保護易感人群
接種乙肝疫苗是預防HBV感染有效的方法。易感者均可接種,接種對象主要是新生兒,同時,與HBV感染者密切接觸者、醫務工作者、同性戀者等高危人群和從事幼托教育、食品加工、飲食服務等職業的人群均應接種乙肝疫苗,并定期復查抗體。
結語:以上就是慢性乙型肝炎的相關內容了,想必大家在看完之后應該對慢性乙型肝炎有了一定的認識,也知道了慢性乙型肝炎對患者身體的傷害。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疾病的預防工作,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這樣才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