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酒精性肝病,大家都能想到這是由于飲酒過多而引起的疾病,這種疾病會對我們的肝臟造成非常大的傷害,因此一定要重視。那么你知道酒精性肝病的癥狀表現有哪些嗎,酒精性肝病該怎樣去治療呢,哪些方法能夠預防酒精性肝病的發生呢?一起來看看下面的內容吧。
酒精性肝病是由于長期大量飲酒導致的肝臟疾病。初期通常表現為脂肪肝,進而可發展成酒精性肝炎、肝纖維化和肝硬化。其主要臨床特征是惡心、嘔吐、黃疸、可有肝臟腫大和壓痛。并可并發肝功能衰竭和上消化道出血等。嚴重酗酒時可誘發廣泛肝細胞壞死,甚至肝功能衰竭。酒精性肝病是我國常見的肝臟疾病之一,嚴重危害人民健康。 近年來酒精性肝病占同期肝病住院患者的比例在不斷上升,從1991年的4.2%增至1996年的21.3%;酒精性肝硬化在肝硬化的病因構成比從1999年的10.8%上升到2003年的24.0%。
疾病的預防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平時做好預防工作才能避免患上疾病,我們一起來看看預防酒精性肝病的幾個措施。
一、戒酒
飲酒可導致多種疾病的發生,而尤其以傷害肝臟為甚,是酒精性肝病的根本原因,故而在疾病的治療過程中及疾病康復后,必須絕對禁止飲酒。在臨床上,因不能戒酒使疾病復發以及病情惡化的情況,也不少見,應引以為戒。若能徹底戒酒,消除病因,則可提高治療效果,促進疾病康復,防止疾病的復發、惡化或它變。
二、飲食
肝病患者的飲食,應多食素食、宜清淡,忌油膩,富營養,易消化為原則,少食多餐,禁忌生冷、甜膩、辛熱及生痰助濕之品。食鹽有凝滯助水之弊,因而對酒膨者,應給與低鹽、少鹽飲食。有出血傾向者,更應忌酒、煙及辛熱炙搏之品;濕濁之征明顯者,肥甘油膩尤當所忌;若出現精神障礙,神識不清者,應嚴格控制肉食,供應新鮮流質食物。
三、情志
肝膽之病,易于郁滯,應以疏泄條暢為佳。若情戀不暢,精神抑郁,則使氣機逆亂,陰陽失調,誘發或加重疾病癥狀。應幫助病人克服和消除惱怒,憂郁、疑慮、悲傷、恐懼等不良情緒,樹立與疾病治療的信心,促進疾病的康復。
四、休息
酒精性肝病的患者要注意休息,做到起居有節,勞逸適量。根據病情的不同階段掌握動靜結合的關系,急性期應采取“以靜為主,靜中有動”的原則,以休息為主,限制過多的活動。穩定期應采取“動靜結合,動靜適度”的原則,做到生活自理,適當休息。恢復期應采用“以動為主,動中有靜”的原則,活動量循序漸進,以無疲乏感為度,避免勞累過度,耗傷氣血。
五、鍛煉
平時鍛煉身體,能夠增強體質,減少或防止疾病的發生。在疾病過程中,應根據病情的緩急輕重以及體質強弱不同,選擇適當的鍛煉方法。
發病原因
影響酒精性肝損傷進展或加重的因素較多,目前國內外研究已經發現的危險因素主要包括飲酒量、飲酒年限、酒精飲料品種、飲酒方式、性別、種族、肥胖、肝炎病毒感染、遺傳因素、營養狀況等。根據流行病學調查資料,酒精所造成的肝損傷是有閾值效應的,即達到一定飲酒量或飲酒年限,就會大大增加肝損害風險。然而,由于個體差異較大,也有研究顯示飲酒與肝損害的劑量效應關系并不十分明確。
酒精飲料品種較多,不同的酒精飲料對肝臟所造成的損害也有差異。飲酒方式也是酒精性肝損傷的一個危險因素,空腹飲酒較伴有進餐的飲酒方式更易造成肝損傷。女性對酒精介導的肝毒性更敏感,與男性相比,更小劑量和更短的飲酒期限就可能出現更重的酒精性肝病。飲用同等量的酒精飲料,男女血液中酒精水平明顯有差異。
維生素A的缺少或維生素E水平的下降,也可能加重肝臟損害。富含多不飽和脂肪酸的飲食可促使酒精性肝病的進展,而飽和脂肪酸對酒精性肝病起到保護作用。肥胖或體質量超重可增加酒精性肝病進展的風險。肝炎病毒感染與酒精對肝臟損害起協同作用,在肝炎病毒感染基礎上飲酒,或在酒精性肝病基礎上并發HBV或HCV感染,都可加速肝臟疾病的發生和發展。
酒精性肝病就是因為患者長期的酗酒引起的一系列的肝臟疾病,下面我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酒精性肝病的癥狀。
1.脂肪肝
一次飲酒量接近酗醉,幾小時后即可發生肝脂肪變。此類病人多為中等肥胖,癥狀隱襲,呈類似肝炎的消化道癥狀如肝區疼、上腹不適、腹疼等。少數有黃疸,水腫,維生素缺乏。肝大,觸診柔軟,光滑邊鈍,有彈性感或壓痛,脾臟增大較少。由于肝細胞腫脹和中央靜脈周圍硬化或靜脈栓塞,可造成門靜脈高壓表現有腹水發 生,但無硬化。嚴重者可因低血糖、脂肪栓塞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