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劇烈運動的時候很容易造成骨骼的脫臼,是骨頭和骨頭直接的鏈接脫位造成的,出現脫臼的情況時候,就一定要及時的治療,避免影響身體健康,那么大家知道脫臼的癥狀是什么嗎?脫臼的處理方法是什么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手指脫臼怎么辦吧。
脫臼之后一定要知道如何應急,這樣才不會加重病情,下面大家就一起來看看吧。
脫臼都有哪些癥狀
脫臼又稱關節脫位。因外力或其它原因造成關節各骨的關節面失去正常的對合關系。
因外傷引起者為外傷性脫位;因關節病變引起者為病理性脫位;脫位后,關節面完全喪失對合關系者為完全脫位;部分喪失者為半脫位。外傷性脫位較多見,且多發生在青壯年。易發生脫位的關節是肘關節,其次是肩及髖關節。傷后關節局部疼痛、腫脹、活動障礙及出現畸形,多可據此作出診斷。為了確定脫位的方向、程度及是否合并骨折,X線檢查是必要的。對脫臼者應及時進行手法復位,越早越好。復位后應使關節固定于穩定位置2~4周;解除固定后還應進行主動的功能鍛煉,以利恢復關節功能。如果手法復位失敗,應行手術切開復位。
復發性的脫臼就是人們常說的習慣性脫臼,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自己可以把肩關節弄脫位,然后,又可以再弄回正常位置,也就是患者可以”表演〃自己的肩關節自由進出;第二類是常見的,主要是因為創傷,也就是經由外力造成肩關節脫位后的后遺癥。
一般發生脫位時,可能會發生突然的聲音,關節部變形,不能活動或感到疼痛等自覺癥狀。但如果是小孩子或嬰兒便較難發覺。
脫位的時間愈長就越難醫治,如果對骨骼組織不大熟悉,不要隨意地自己整復脫位部位,以免引起血管或神經線的損傷。有時指關節脫位時,大力地拉緊脫位的指關節可能會恢復原狀。但由于脫位時,與扭傷同樣有可能引起關節部的血管或韌帶聽損傷、骨折等現象,所以應及早援助醫生的治療。下腭脫位時,就會形成口部打開,一時不能合起而變成流口水或垂涎的現象,或者相反地口部不能張開。此外,在跌倒或運動時,上肢在外展外旋位,手或肘關節首先著地,易引起肩關節脫位。如果太大力拉拖小孩子時,也很容易發生肘脫位,變成手臂不能高舉或苦訴劇痛。如果發生脫位的話,無論傷勢多大,都應及早接受醫生的治療及進行整復醫治。
經過整復后,無論什么時候,都應用冷濕布包好,同時絕不可立刻再進行過度的運動。與扭傷或撞傷一樣,不要馬上便入浴洗澡。另外如果為脫位、骨折或手部受傷的患者脫衣時,記得應先由健康的一手脫起,相反地,在穿著衣服時,即應由患部的一側先穿著。
1.傷肩腫脹,疼痛,主動和被動活動受限,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所以患者一定要及時的治療。
2.患肢彈性固定于輕度外展位,常以健手托患臂,頭和軀干向患側傾斜。
3.肩三角肌塌陷,呈方肩畸形,在腋窩,喙突下或鎖骨下可觸及移位的肱骨頭,關節盂空虛。
4.搭肩試驗Dugas陽性,患側手靠胸時,手掌不能搭在對側肩部。
肩關節脫位時常常有合并癥發生,肩關節有脫位病例約30~40%合并大結節骨折,也可發生肱骨外科頸骨折,或肱骨頭壓縮骨折,有時合并關節囊或肩胛盂緣自前面附著處撕脫,愈合不佳可引起習慣性脫位,肱二頭肌長頭肌腱可向后滑脫,造成關節復位障礙,腋神經或臂叢神經內側束可被肱骨頭壓迫或牽拉,引起神經功能障礙,也可以損傷腋動脈。
脫臼的治療方法
一、西醫治療
對關節脫位的治療,不同部位方法略有不同,現介紹幾個常見關節脫位部位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