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慢性重型肝炎
有慢性肝炎肝硬化或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攜帶史,影像學、腹腔鏡檢查或肝穿刺支持慢性肝炎表現者,并出現亞急性重癥肝炎的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改變為慢性重型肝炎。
4.淤膽型肝炎
起病類似急性黃疸型肝炎,但自覺癥狀常較輕,有明顯肝大、皮膚瘙癢、大便色淺,血清堿性磷酸酶、γ-轉肽酶、膽固醇均有明顯增高,黃疸深,膽紅素升高以直接增高為主,轉氨酶上升幅度小,凝血酶原時間和凝血酶原活動度正常。較輕的臨床癥狀和深度黃疸不相平行為其特點。
5.肝炎后肝硬化
早期肝硬化必須依靠病理診斷、超聲和CT檢查等,腹腔鏡檢查有參考價值。臨床診斷肝硬化,指慢性肝炎病人有門脈高壓表現,如腹壁及食管靜脈曲張,腹腔積液、肝臟縮小,脾大,門靜脈、脾靜脈內徑增寬,且排除其他原因能引起門脈高壓者,依肝炎活動程度分為活動性和靜止性肝硬化。
病毒性肝炎是一種具有傳染性的疾病,它往往會使我們的患者出現心理負擔,所以了解這種疾病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希望通過我們的介紹能夠讓大家對于這種疾病有更多的了解,也希望大家在了解之后能夠給我們的患者更多的關愛,下面就來看一下病毒性肝炎會有哪些治療方法?
一、一般處理
1、休息
急性肝炎的早期,應住院或就地隔離治療并臥床休息;恢復期逐漸增加活動,但要避免過勞,以利康復。慢性肝炎活動期應適當休息,病情好轉后應注意動靜結合,不宜過勞。由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轉重者應臥床休息,住院治療。
2、營養
病毒性肝炎患者宜進食高蛋白質、低脂肪、高維生素類食物,碳水化合物攝取要適量,不可過多,以避免發生脂肪肝。恢復期要避免過食。絕對禁酒,不飲含有酒精的飲料、營養品及藥物。
二、藥物治療
各型肝炎病人有明顯食欲不振、頻繁嘔吐并有黃疸時,除休息及營養外,可靜脈滴注10%~20%葡萄糖液及維生素C等。
1、慢性肝炎
應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采取抗病毒、調整免疫、保護肝細胞、改善肝功能、抗纖維化及心理等治療措施。目前認為,形成肝炎慢性化主要是由于病毒持續感染,因此,對慢性肝炎應重視抗病毒治療。
2、重型肝炎
以綜合療法為主,主要措施是加強護理,進行監護,密切觀察病情。加強支持療法;維持水電解質平衡,補給新鮮血液或血制品,含高支鏈氨基酸的多種氨基酸,抑制炎癥壞死及促肝細胞再生藥物。改善肝微循環,降低內毒素血癥,預防和治療各種并發癥如肝性腦病、腦水腫、大出血、腎功能不全、繼發感染、電解質紊亂、腹水及低血糖等。在有條件單位可進行人工肝支持系統及肝移植的研究。
3、病毒攜帶者
慢性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可照常工作,但應定期復查,隨訪觀察,并動員其作肝穿檢查,以便進一步確診和作相應治療。
結語:以上就是關于病毒性肝炎的介紹了,相信大家在看完之后應該對病毒性肝炎這種疾病有了比較深刻的了解。在面對這種疾病的時候,希望我們的患者能夠以樂觀的心態去面對,也希望大家能夠對于患者能給予更多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