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是一種常見的腸胃疾病,不少人都有胃炎,而對于慢性胃炎,由于對它的癥狀不了解,不少人不能及時發現,從而沒有進行調養護理,從而導致胃炎加重,所以對于慢性胃炎要想早期防治,就一定要了解它的發病原因和癥狀。
慢性胃炎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種慢性胃黏膜炎性病變,是一種常見病,其發病率在各種胃病中居首位。自纖維內鏡廣泛應用以來,對本病認識有明顯提高。常見慢性淺表性胃炎、慢性糜爛性胃炎和慢性萎縮性胃炎。后者黏膜腸上皮化生,常累及賁門,伴有G細胞喪失和胃泌素分泌減少,也可累及胃體,伴有泌酸腺的喪失,導致胃酸,胃蛋白酶和內源性因子的減少。
病因
1.幽門螺桿菌感染
多見于急性胃炎之后,胃黏膜病變經久不愈而發展為慢性淺表性胃炎。主要指幽門螺桿菌感染。
2.刺激性物質
長期飲烈性酒、濃茶、濃咖啡等刺激性物質,可破壞胃黏膜保護屏障而發生胃炎。
3.藥物
有些藥物如保泰松、消炎痛、辛可芬及水楊酸鹽、洋地黃等可引起慢性胃黏膜損害。
4.慢性感染
口腔、咽部的慢性感染。
5.膽汁反流
膽汁中含有的膽鹽可破壞胃黏膜屏障,使胃液中的氫離子反彌散進入胃黏膜而引起炎癥。
6.X線照射
深度X線照射胃部,可引起胃黏膜損害,產生胃炎。
7.環境變化
如環境改變,氣候變化,人若不能在短時間內適應,就可引起支配胃的神經功能紊亂,便胃液分泌和胃的運動不協調,產生胃炎。
8.生活不規律
長期精神緊張,生活不規律。
9.其他病變的影響
如尿毒癥、潰瘍性結腸炎等均可引起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的癥狀表現
1、中上腹不適,飽脹、鈍痛、燒灼痛
尤其是在進食后癥狀比較重,同時還會出現食欲不振、噯氣、泛酸、惡心、氣頂胸悶、打嗝。少數患者會無明顯臨床癥狀,也有的患者會出現頭暈眼花、失眠、貧血等并發癥。
2、上腹疼痛、隱痛
大多數在空腹時比較舒適,吃飯后疼痛為明顯不適。吃冷食、硬食、辛辣或其它刺激性食物,會誘發發病,進一步加重病情,有的天氣寒冷也會誘發發病,所以要注意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