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過敏性紫癜是一種過敏性血管炎,一般人都不是太了解。它不是什么大病,但也不能就此輕視,遇到皮膚過敏性紫癜,一定要及時檢查及時治療,別耽誤病情。想知道紫癜是什么病以及過敏性紫癜的癥狀嗎?那就一起來看看吧。
不明白什么是皮膚過敏性紫癜的也沒關系,下面就給你們仔細的說一說關于皮膚過敏性紫癜的知識。
皮膚過敏性紫癜
過敏性紫癜在醫學上又被稱為又稱亨舒綜合癥,是一種較常見的微血管變態反應性出血性疾病。造成的原因有感染、食物過敏、藥物過敏、花粉、昆蟲咬傷等所致的過敏等,但過敏原因往往難以確定。
兒童及青少年較多見,男性較女性多見,起病前1~3周往往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表現為皮膚瘀點,多出現于下肢關節周圍及臀部。
紫癜呈對稱分布、分批出現、大小不等、顏色深淺不一,可融合成片,一般在數日內逐漸消退,但可反復發作;病人可有胃腸道癥狀,如腹部陣發性絞痛或持續性鈍痛等。
可有關節疼痛;腎臟癥狀,如蛋白尿、血尿等,多見于兒童。治療包括盡力找出過敏原因并加以避免;使用抗組胺藥物如苯海拉明、異丙嗪、安其敏、撲爾敏等及糖皮質激素等。
過敏性紫癜還有可能與鏈球菌感染、病毒感染、藥物、食物、蟲咬等有關,此病的發生機制是由于抗原與抗體結合形成免疫復合物在血管壁沉積,激活補體,導致毛細血管和小血管壁及其周圍產生炎癥,使血管壁通透性增高,從而產生各種臨床表現。
皮膚過敏性紫癜的臨床表現
好發于兒童及青少年,開始可有發熱、頭痛、關節痛、全身不適等。皮損表現為針頭至黃豆大小瘀點、淤斑或蕁麻疹樣皮疹,嚴重者可發生水皰、血皰,甚至潰瘍。
好發于四肢伸側,尤其是雙下肢和臀部。皮損對稱分布,成批出現,容易復發。僅有皮膚損害者稱單純性紫癜,伴有腹痛、腹瀉、便血,甚至胃腸道出血者稱為胃腸型紫癜。
伴有關節腫脹、疼痛、甚至關節積液者稱為關節型紫癜;伴血尿、蛋白尿,腎損害者稱為腎型紫癜。
過敏性紫癜又稱紫癜,是侵犯皮膚或其他器的毛細血管及小動脈的一種過敏性血管炎,多發生于男性兒童,特點是血小板不減少性紫癜,常伴腹痛及關節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