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竇炎是一種常見的鼻部的炎癥,有著較高的復發性,因此日常的預防工作就變得非常重要。而如果鼻竇炎如果不及時的治療,那么康復起來就很困難了。而鼻竇炎的治療方法是根據它的臨床表現來制定的,因此在接受治療前一定要詳細的進行檢查。
人們患上鼻竇炎后,都會有這樣的心理,鼻竇炎不嚴重,不用大驚小怪的。專家提醒,鼻竇炎早期癥狀不明顯,但是鼻竇炎病情存在嚴重的危險性,一定要及時治療。
1.急性鼻竇炎
(1)全身治療
采用足量抗生素控制感染,因多為球菌感染,以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為首選藥物,藥物治療強調選擇敏感抗生素,足量、足療程使用。若頭痛或局部疼痛劇烈,可適當用鎮靜劑或鎮痛劑。一般療法與急性鼻炎相同。中醫中藥治療以散風清熱、芳香通竅為主,以解毒去瘀為輔。
(2)改善鼻竇引流
常用含1%麻黃素的藥物滴鼻,收縮鼻腔,改善引流。急性鼻竇炎還可以通過體位改變進而改善鼻竇的通氣引流而減輕頭痛。
(3)上頜竇穿刺沖洗術
急性上頜竇炎宜在全身癥狀消退、局部急性炎癥基本控制后施行。沖洗后可注入抗菌溶液,每周1~2次。
(4)鼻竇置換療法
適用于兒童多竇炎患者。
(5)病因治療
如為牙源性上頜竇炎應同時治療牙病。
(6)黏液促排劑治療
可以使用黏液促排劑,改善分泌物性狀并易于排出。
(7)激素治療
可以應用鼻用局部激素或全身應用激素,改善局部炎癥狀態,加強引流。
(8)手術
急性鼻竇炎在藥物控制不滿意或出現并發癥時可采用鼻內鏡手術,通過內鏡引導直達病灶,開放鼻竇口,清除病變,改善局部引流,進而恢復鼻竇正常的生理功能。
2.慢性鼻竇炎
(1)抗生素
Macrolides(大環內酯類抗生素)雖然不可以清除細菌,但可以減少慢性細菌感染的毒性和減少細胞損害。在激素治療失敗的病例中,選擇性的應用長期低劑量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治療是有效的。具體起效機制不是很明確,但可能同局部宿主免疫反應的下調以及繁殖細菌的毒性較弱有關
(2)血管收縮劑
能收縮鼻腔腫脹的黏膜,以利鼻竇引流。但血管收縮劑不宜長期使用,會有引起繼發藥物性鼻炎之虞。
(3)黏液促排劑
在標準的治療方法上加入黏液促排劑可以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主要是可以減少治療時間。
(4)抗組胺藥
盡管在慢性鼻-鼻竇炎的治療中并沒有建議使用抗組胺藥,但在美國,一項研究顯示在慢性鼻-鼻竇炎的治療中,抗組胺藥還是經常被使用,可以明顯減輕噴嚏、流涕和鼻塞癥狀,但對鼻息肉的大小無明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