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作為危害比較大家的健康,深受患者的關注,大家都在積極的尋找適合的治療辦法,很多的朋友都想知道心肌炎嚴重嗎,心肌炎對身體有什么傷害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關于心肌炎的詳細內容,看看它的癥狀和防治措施都有哪些。
心肌炎是指各種原因引起的心肌的炎癥性病變。多種因素如感染、物理和化學因素均可引起心肌炎,所造成的心肌損害的輕重程度差別很大,臨床表現各異,輕癥患者無任何癥狀,而重癥患者可發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大部分患者經治療可獲得痊愈,有些患者在急性期之后發展為擴張型心肌病改變,可反復發生心力衰竭。
心肌炎的臨床表現
疼痛
先出現,多發生于清晨,疼痛部位和性質與心絞痛相同。但程度重,持續時間長,休息或硝酸甘油無效,可伴瀕死感,少數人一開始就休克或急性心衰。
全身癥狀
發熱、心動過速、白細胞增高和血沉增快等。發熱多在疼痛發生后24~48小時后出現,體溫多在38℃左右。
胃腸道癥狀
惡心,嘔吐和上腹脹痛,重癥者有呃逆。
心律失常
多發生在起病1~2周內,而以24小時內多見。以室性心律失常多尤其是室性期前收縮。房室和束支傳導阻滯亦較多。
低血壓和休克
休克多在起病后數小時至1周內發生,多為心源性的。
心力衰竭
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為梗塞后心肌收縮力減弱或收縮不協調所致。
預防
提高對本病的認識與警惕
在病毒感染之后,如患者出現乏力、心悸、憋氣、面色蒼白等癥狀,要充分注意到有發生病毒性心肌炎的可能,應及時給予必要的檢查。除全面體檢外,還應進行心電圖、X線胸片、心肌酶、超聲心動圖、動態心電圖等檢查,以便及時確診。
及時正規治療
確診后,治療要及時、準確、正規。病情好轉后,要定期隨診、復查,長期堅持治療。
飲食要注意均衡營養
合理飲食,保證足夠的熱量、蛋白質、礦物質及微量元素、各種維生素的攝入。
盡量注意休息
確診后,應立即臥床休息,堅持一個月左右。對于疑似心肌炎患者,也應及早限制活動,定期隨訪觀察。病情好轉后,應逐漸增加活動量,避免劇烈運動及過度勞累。
防治并發感染
除采取一般性預防措施之外,對于免疫功能低下者,可適當應用免疫調節劑、免疫增強劑或中藥。有慢性感染灶者應在適當時予以清除。除應預防呼吸道感染外,還應注意消化道的感染,因為心肌炎的致病病毒如柯薩奇A、柯薩奇B、ECHO病毒等均為腸道感染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