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的常見癥狀
頭暈
頭暈為高血壓多見的癥狀。有些是一過性的,常在突然下蹲或起立時出現,有些是持續性的。頭暈是病人的主要痛苦所在,其頭部有持續性的沉悶不適感,嚴重的妨礙思考、影響工作,對周圍事物失去興趣,當出現高血壓危象或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時,可出現與內耳眩暈癥相類似癥狀。
頭痛
頭痛亦是高血壓常見癥狀,多為持續性鈍痛或搏動性脹痛,甚至有炸裂樣劇痛。常在早晨睡醒時發生、起床活動及飯后逐漸減輕。疼痛部位多在額部兩旁的太陽穴和后腦勺。
煩躁、心悸、失眠
高血壓病患者性情多較急躁、遇事敏感,易激動。心悸、失眠較常見,失眠多為入睡困難或早醒、睡眠不實、惡夢紛紜、易驚醒。這與大腦皮層功能紊亂及植物神經功能失調有關。
出血
較少見。由于高血壓可致動脈腦硬化,使血管彈性減退,脆性增加,故容易破裂出血。其中以鼻出血多見,其次是結膜出血、眼底出血、腦出血等,據統計,在大量鼻出血的病人中,大約80%患高血壓。
肢體麻木
常見手指、足趾麻木或皮膚如蚊行感或項背肌肉緊張、酸痛。部分病人常感手指不靈活。一般經過適當治療后可以好轉,但若肢體麻木較頑固,持續時間長,而且固定出現于某一肢體,并伴有肢體乏力、抽筋、跳痛時,應及時到醫院就診,預防中風發生。
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
早期多不明顯,但隨著病情發展而逐漸加重。因頗令人苦惱,故常成為促使病人就診的原因之一,表現為注意力容易分散,近期記憶減退,常很難記住近期的事情,而對過去的事如童年時代的事情卻記憶猶新。
對于患有高血壓的朋友來說,他們的生活會變得不再安逸。對于高血壓的治療很多病人都想了解,下面我們來看看高血壓的治療原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盡早治療
高血壓是中老年人的高發疾病,一旦出現經常頭暈、頭痛、失眠、肢體麻木等癥狀應及時去醫院測量血壓,確診后應積極配合治療,避免發展為非良性高血壓。
2、適度治療
高血壓是一個慢性心血管疾病,其治療過程也需循序漸進。患者不可在短時間內服用大量降壓藥物,血壓驟然下降可引起心、腦、腎等血液供應不足,導致心腦血管意外的發生。
3、聯合用藥
有些患者只需要科學的服用一種藥物便可輕松的達到控制血壓的目的,有些患者卻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采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藥物控制。
4、持久治療
目前臨床上治療高血壓的主要方法為終身藥物治療,所以,高血壓患者必須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治療過程中不可隨意停藥,避免引起血壓波動而誘發心腦血管意外。
5、不可隨意停藥
有些患者擔心長期服藥會為身體帶來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在癥狀減輕后時常會自主停藥,出現癥狀后又開始服藥,專家提醒,這樣反復停藥引起血壓波動較大,病情反復發作甚至加重,常常會引起嚴重的并發癥及心腦血管意外,對患者生命構成嚴重威脅。
結語:如今,高血壓已是非常常見的疾病之一,其發病率也是非常的高,因此在治療高血壓的時候一定要去正規的醫院進行詳細的檢查,找出高血壓的原因之后再進行治療。想要遠離高血壓,就一定要有合理的作息習慣,這樣才嗯呢該有一個健康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