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在皮膚表層進行試驗,必要時也可進行皮內試驗。通常所要檢測的變應原包括:樹草、花粉螨和動物皮屑。
8.放射性變應原吸附試驗(RAST)是體外測定針對某一特定變應原特異IgE水平的體外方法之一。RAST的敏感性低于皮膚試驗,且較昂貴,所以僅當不能進行皮膚試驗時才應用此方法或其他體外試驗法,例如存在嚴重皮疹和不能停用抗組胺的患者。
9.類胰蛋白酶的檢測使用敏感的免疫檢測法,在過敏性結膜炎可檢測到淚液類胰蛋白酶水平的增高。
因為類胰蛋白酶釋放自肥大細胞,所以升高僅限于早期反應。測定類胰蛋白酶水平對于評估肥大細胞穩定劑的治療效果具有一定的價值。
10.組織學檢測。
診斷
許多過敏性結膜炎缺乏特征性的癥狀與體征。診斷時需要仔細詢問病史,如家族及個人過敏史、用藥史、接觸鏡配戴史、發病的季節、發病的時間與快慢,病程的長短等,同時密切結合其臨床表現,必要時需輔以實驗室檢查。
季節性結膜炎有其特殊的病史及臨床表現,診斷并不困難。
對一些不典型的病例可做結膜的病理活檢或結膜刮片做細胞學檢查。大多數病例發作期常見較多嗜酸性粒細胞,或由于嗜酸性粒細胞變性崩解核消失而遺留成堆的嗜酸性顆粒,同樣有診斷意義。
此外可作血清或淚液的IgE含量測定,不但可協助診斷,還可做預測病程的指標。
治療
治療的目的是為了減輕臨床癥狀及避免后遺癥發生,同時應注意避免醫源性并發癥的產生。
1.一般治療
脫離變應原是為理想有效的治療手段。應盡量避免與可能的變應原接觸。如清除房間的破布及毛毯,注意床上衛生,使用殺蟲劑消滅房間的蟲螨。
在花粉傳播季節避免接觸草地、樹花等,停戴或更換優質的接觸鏡與護理液。眼瞼冷敷可以暫時緩解癥狀。
2.藥物治療
(1)抗組胺藥
抗組胺藥通常局部使用,常用的滴眼液有0.1%的依美斯汀、0.05%的Levocabastine、0.1% 的Olopatadine及0.5%的Ketorolac。
如果有眼外癥狀,可以口服使用,不過其效果不如局部用藥。常用口服藥物有苯海拉明、氯苯那敏、異丙嗪等。抗組胺藥與血管收縮劑聯合使用,往往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如潤潔那素達等。
(2)肥大細胞穩定劑
常用的有色甘酸二鈉及奈多羅米等。肥大細胞穩定劑的總體治療效果雖不及抗組胺藥,但其對抑制流淚似乎更有效。好在接觸過敏原之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