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蛋白尿我想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其實微量蛋白尿就是糖尿病腎病等早期腎臟受損的表現,那么大家知道微量蛋白尿的治療是什么嗎?微量蛋白尿的飲食要注意什么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什么是微量蛋白尿吧。
不管是什么病,只要是腎臟受損都會引起微量蛋白尿,下面大家就一起來看看為什么吧。
對于微量白蛋白尿的治療,西醫應用的很廣泛是激素進行抗炎,減輕腎臟固有細胞的漸進性損傷。激素治療微量白蛋白尿,短時期內,會產生較好的效果。但是,由于已受損的腎臟固有細胞沒有修復。所以,通常會在遇到感冒、感染的影響時,導致病情反復并進行性加重。
尿微量白蛋白,是疾病的標志。對于普通人,或許對它認識不夠,從而麻痹大意,只要您聽從醫生的安排,相信不會出現大問題。
臨床意義
糖尿病和高血壓患者前期就是腎臟受損的敏感指數人體代謝正常情況下,尿中的白蛋白極少,具體到每升尿白蛋白不超過20mg(<20mg/L),所以叫微量白蛋白。
如果在體檢后發現尿中的微量白蛋白在20mg/L-200mg/L范圍內,就屬于微量白蛋白尿,如果患者能夠經過規范的修復腎單位,逆轉纖維化治療,尚可徹底修復腎小球,消除蛋白尿,尿常規尿蛋白的顯示為陰性(-)或(+-)。而當尿中微量白蛋白超過200mg/L時,就應該引起注意了,此時證明腎病患者已有大量白蛋白漏出,可能出現低蛋白血癥,腎病發展離不可逆期只有一步之遙,尿常規測試尿蛋白陽性(+)~(+++),如果不及時進行醫治,就會進入尿毒癥期。
意義
臨床中,通常應用尿微量蛋白指標來監測腎病的發生。尿微量蛋白的檢測是早期發現腎病敏感、可靠的診斷指標。通過尿微量白蛋白的數值,結合發病情況、癥狀以及病史陳述就可以較為準確的診斷病情。判斷病情進入了纖維化那個階段。所以,定期檢測尿微量白蛋白(U-MA),普通人應當每年一次,而已增高的患者應每3個月測試一次。這樣,對于腎病的預防及早期治療都起的了積極作用。
當一名患者有高血壓或糖尿病或同時患有這兩種疾病(經常同時發生)時,腎臟血管會發生病變改變了腎臟濾過蛋白質(尤其是白蛋白)的功能。
微量蛋白尿也和整個血管有很大的聯系,并可認為是動脈病變的“窗口”,因為它是腎臟和心血管系統改變的早期指征。
癥狀分類
1、間歇性蛋白尿
關于一些可以反復發生感染的腎盂腎炎與膀胱炎,會出現有尿蛋白,如果一旦發現感染,就應該操控,蛋白尿就會消逝,而心衰、高血壓等病癥會隨著病情的好壞而表現間歇性的蛋白尿。
2、持續性蛋白尿
經常是在腎小管或是腎絲球發生不可逆摧毀的時候,會出現有連續性的蛋白尿。腎小球疾病是多見的持續性蛋白尿的因素,大概可以分為兩類,繼發性腎小球疾病、原發性腎小球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