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中風,這是我們經常聽到的一種疾病詞匯了,這是一種發病時對身體傷害非常大的疾病,嚴重時甚至會引起生命危險。那么你知道引起中風的原因有哪些呢,中風由哪些征兆呢,中風的治療方法有哪些呢,預防中風的手段是什么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別看中風是件小事情,中風隨時都有可能出現,是威脅人類健康的一大疾病,對于中風這種常見的疾病,我們不容忽視。
一、全腦受損癥狀
頭痛,惡心,嘔吐,嚴重者有不同程度的神志不清,如迷糊或昏迷不醒。
二、局部腦損害癥狀
1、偏癱
即一側肢體沒有力氣,有時表現為沒有先兆的跌倒。
2、偏身感覺障礙
即一側面部或肢體突然麻木,感覺不舒服。
3、偏盲
即雙眼的同一側看不見東西。
4、失語
即說不出話,或聽不懂別人或自己說的話,不理解也寫不出以前會讀,會寫的字。
5、眩暈伴惡心
嘔吐,眩暈即看東西天旋地轉或覺自身旋轉。
6、復式
即看東西成雙影。
7、發音
吞咽困難,說話舌頭發笨,飲水嗆咳。
8、共濟失調
即走路不穩,左右搖晃不定,動作不協調。
本病病因較多,從臨床看,以內因引發者居多。中風的發生,歸納起來不外虛陰虛、氣虛、火肝火、心火、風肝風、外風、痰風痰、濕痰、氣氣逆、血血瘀六端。
1.情志郁怒
五志過極,心火暴甚,可引動內風而發卒中。臨床以暴怒傷肝為多,因暴怒則頃刻之間肝陽暴亢,氣火俱浮,迫血上涌則其候必發。至于憂思悲恐,情緒緊張均為本病的誘因。
2.飲食不節
過食肥甘醇酒,脾失健運,聚濕生痰,痰郁化熱,引動肝風,夾痰上擾,可致病發,尤以酗酒誘發烈。
3.勞累過度
《素問·生氣通天論》說:“陽氣者,煩勞則張”,即指人身陽氣,若擾動太過,則亢奮不斂。本病也可因操持過度,形神失養,以致陰血暗耗,虛陽化風擾動為患。再則縱欲傷精,也是水虧于下,火旺于上,發病之因。
4.氣候變化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與季節氣候變化有關。入冬驟然變冷,寒邪入侵,可影響血脈循行。正如《素問·調經論》說“寒獨留,則血凝位,凝則脈不通……”。其次早春驟然轉暖之時,正值厥陰風木主令,內應于肝,風陽暗動,也可導致本病發生。
5.血液瘀滯
血瘀的形成多因氣滯血行不暢或氣虛運血無力,或因暴怒血蘊于上,或因感寒收引凝滯,或因熱的陰傷液耗血滯等,本病的病機多以暴怒血蘊或氣虛血瘀為常見。
中風的前兆
1、頭暈
中老年人中風前兆,會反復出現瞬間眩暈,突然自覺頭暈目眩,視物旋轉,幾秒鐘后便恢復常態,可能是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應及早診治,防止中風發生。
2、肢體麻木
中老年人出現肢體麻木的異常感覺,除頸椎病、糖尿病外,如伴有頭痛、眩暈、頭重腳輕、舌頭發脹等癥狀,或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或腦動脈硬化等疾病史時,應多加以注意,警惕中風發生,突然發病或單側肢體乏力,站立不穩,很快緩解后又發作要當心。
3、眼睛突然發黑
單眼突然發黑,看不見東西,幾秒鐘或幾十秒鐘后便完全恢復正常,醫學上稱單眼一次性黑朦,這是中老年人中風先兆常見的癥狀,是因為腦缺血引起視網膜缺血所致。中風的又一信號是反復發作、眩暈欲吐、視野縮小或復視。
4、原因不明的跌跤
由于腦血管硬化,引起腦缺血,運動神經失靈,可產生共濟失調與平衡障礙,而容易發生跌跤,也是一種中風先兆癥狀。
5、說話吐辭不清
腦供血不足時,使人體運動功能的神經失靈,常見癥狀之一是突然說話不靈或吐辭不清,甚至不會說話,但持續時間短,長不超過24小時,應引起重視,還有原因不明的口角歪斜、口齒不清或伸舌偏斜都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