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擾蛋白質的合成
干擾蛋白質的合成意味著細胞存活所必需的酶不能被合成。干擾蛋白質合成的抗生素包括福霉素(放線菌素)類、氨基糖苷類、四環素類和氯霉素。
抑制核酸的轉錄和復制抑制
抑制核酸的轉錄和復制抑制核酸的功能阻止了細胞分裂和/或所需酶的合成。以這種方式作用的抗生素包括萘啶酸和二氯基吖啶。
雖然抗生素有著非常好的殺菌作用,但是如果使用不當也會造成許多誤區,下面我們來看看哪些是抗生素的使用誤區。
誤區1:感冒離不開抗生素
“哎呀,寶寶好像感冒了,快拿點消炎藥來。”這樣的場景在很多家庭中都不陌生。很多家長,當孩子稍有點流清鼻涕、咳嗽癥狀時,就憑經驗趕緊給孩子服藥,幾種抗生素同時服用或頻繁換藥,一種藥服用了2天不見效馬上給孩子換另一種藥。抗生素好像已經成了家庭的萬金油。有些父母就診時也強調,孩子發熱一定要用抗生素病才能好。
其實這樣做是不對的,人體內的細菌是普遍存在的,而有些細菌是不致病的。當人體免疫力下降,失去屏障保護的時候,體內的細菌才會失衡,外界細菌也更容易侵入,這個時候才需要使用抗生素。
誤區2:抗生素也能殺病毒
有些家長只要小孩一感冒就想到要吃藥,想到抗生素,其實這個時候抗生素是不管用的,一般情況下,傷風感冒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主要起消滅病毒作用的是人體內的免疫細胞。不過家長經常會發現小孩服藥一個星期左右癥狀減輕了,于是有種錯覺,以為是藥物起了作用,其實不然,孩子體內的免疫機制都有一個反應的時間,當免疫系統開始工作到把病毒抑制住,有一個過程,就算不服用抗生素,10天左右癥狀也會減輕,稱為“自愈性”,這是很多病毒性感冒都有的特性,所以有時醫生會建議家長不到萬不得已,不要輕易給孩子服用抗生素。
TIPS病毒感染
明顯癥狀就是會流鼻涕、流眼淚等,總之會有液體從眼、鼻等器官流出,這時是不需要服用抗生素的,體內的白細胞會自然形成免疫屏障,約10天左右,將病毒完全抑制、吞噬掉,人體將自然痊愈。
細菌感染
明顯的癥狀是發燒、咳嗽、有痰等,細菌感染時人體會覺得不舒服而沒有液體等流出。常見的是上呼吸道感染,發展下去就會導致肺炎等。因細菌感染而引發的感冒好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抗生素,千萬不要自作主張,隨意服用。
誤區3:寶寶腹瀉時濫用抗菌素
寶寶的消化功能尚未發育完善,加之從4個月起要添加離乳食品,因此,免不了會出現腹瀉,而且寶寶往往表現得又吐又瀉,使得父母顧不上找出腹瀉的原因,就急著給寶寶用抗菌素。有時,為求快速止瀉,甚至好多種同時一起用,而且一用就是好長時間,這樣做父母才認為保險,包括不應該給寶寶使用的吡哌酸。然而腹瀉卻是越來越重,即使三天兩頭地帶寶寶往醫院跑,可仍舊是遷延不愈。其實,這正是由于媽媽濫用抗菌素所致。
結語:以上就是關于抗生素的相關內容,想必大家在看完上面的內容之后,應該對抗生素有了更多的了解,知道了使用抗生素的一些誤區,了解了濫用抗生素的危害。我們在生活中如果遇到了普通感冒,千萬不能急著去使用抗生素,一定要聽從醫生的囑咐,這樣才能避免因濫用而出現的其它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