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脫垂是常見的一種婦科疾病,并且在我們生活中有許多女性會患上子宮脫垂。那患上子宮脫垂的時候應該怎么治療呢?子宮脫垂又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一一解答一下。想知道的朋友就來看一下吧。
子宮脫垂是指女性子宮從正常位置沿陰道下降的一種情況,那是什么原因引起子宮脫垂的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
1.分娩損傷
是子宮脫垂發病的主要原因。分娩,尤其是難產、第二產程延長或經陰道手術助產,易造成宮頸、宮頸主韌帶、子宮骶韌帶和盆底肌肉的損傷,若分娩后支持組織未能恢復正常,就容易發生子宮脫垂。
2.腹壓增加
產褥期產婦多喜仰臥,且易并發慢性尿潴留,子宮易成后位,子宮軸與陰道軸方向一致,遇腹壓增加時,子宮即沿陰道方向下降而發生脫垂。慢性便秘及咳嗽,腹水或腹型肥胖,都可使腹壓增加,促使子宮脫垂。
3.先天發育異常
如果沒有生過小孩的婦女出現子宮脫垂的話,則多是因為生殖器官支持組織發育不良所導致的。
4.營養不良
營養嚴重缺乏可導致肌肉萎縮、盆腔內筋膜松弛,失去對子宮的支持作用。因營養不良造成子宮脫垂者,常伴有胃下垂、腹壁松弛等癥狀。
5.衰老
女性卵巢功能減退導致雌激素分泌減少,使盆底支持組織變得薄弱、松弛,易發生子宮脫垂,或是使原來的脫垂程度加重。
子宮脫垂治療
相信大家都知道,當我們患上疾病的時候,肯定要及時進行治療的。那患上子宮脫垂的時候,應該怎么治療呢?
1.子宮托治療
(1)適應證
子宮托很早就被用來治療子宮脫垂。能使患者自行掌握,但重癥子宮脫垂、陰道過度松弛者不宜用。
(2)子宮托型號
以稍大于生殖(恥骨尾骨肌)裂隙為宜,一般裂隙橫徑以4厘米多,故多采用中號子宮托。經過一段時間,恥骨尾骨肌逐漸恢復其彈力,脫出部復位后組織水腫消失,重量減輕,子宮即可不再脫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