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不好的危害
口腔專家介紹,人們每天吞食食物的行為是一種復雜的神經系統工作的結果。嘴唇和舌頭等的信息,通過各種神經系統經由三岔神經節傳到大腦。牙齒根部的齒根膜神經也向大腦提供食物有無可咬性等信息。
譬如,當牙齒咔嚓一下咬到小勺時,嘴就會不由自主地張開,這種動作也是齒根膜神經作用的結果。據科學家通過對白鼠的試驗得知,當切除這種神經束時,被中斷信息的神經細胞便逐漸死亡,并且神經死絕的信息一直傳遞到大腦。
進一步研究變化的結果發現,它一直波及到使頭腦保持適當位置的后頸肌肉群神經末梢。這說明,更不應該隨便拔牙,不應該隨便切斷牙神經。有專家說:經常咀嚼的白鼠比不咀嚼的白鼠腦子反映靈敏。從小就養成良好的咀嚼習慣非常重要,有助于防止癡呆癥。
然而,很多人常因生理性原因或患口腔疾病,造成部分牙齒或全口牙齒缺失,而殘存牙槽留在口內,成為無牙頜口腔。這種情況不僅影響發音和美觀,還可因食物不能充分咀嚼磨碎而影響消化吸收,加重胃腸道的負擔。
牙列缺失后,顳頜關節功能紊亂,殘留的牙槽骨不斷萎縮吸收,面部下1 /3 變短,因而肌肉失去正常張力,會使面部皺褶增加,口角下垂,顯得蒼老。牙列缺失還會影響可出現耳鳴頭暈等癥狀,耳咽管阻塞,以及聽覺受影響。
因此,應對缺失的部分牙齒或者全口牙齒及時進行鑲補和修復,以恢復正常的咬合關系和咀嚼功能,保護聽力。
保護好自己的牙齒要做到以下幾點
1.要養成良好的刷牙習慣
飯后用溫開水漱口,早晚各刷牙一次。刷牙的次數不能太多,多了反而會損傷牙齒,刷牙的時間也不宜過長。刷牙要注意正確的方法:順著牙,豎著刷,刷完里面再刷外面。不可橫向來回用力刷,否則會損傷牙齦。
2.平時要注意牙齒衛生,保護好牙齒
平時要少吃糖果。尤其是臨睡前不要吃糖,預防齲齒。此外,要注意平時的衛生習慣,不咬手指頭,不咬鉛筆頭等異物,不用舌頭舐牙齒。
3.如果牙齒有病,應及時就醫
遇有蛀牙壞牙,應予以修補或拔除后及時鑲牙。
結語:通過上文的介紹,想必大家對于保護牙齒也是有了一個重視了吧,所以大家也不要再認為,牙痛不是病了,牙痛的時候應該提高警惕,及時的查明疼痛的原因,及時的治療才是比較好的辦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