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熱病又稱之為內臟利什曼病,是比較少見的一種慢性傳染性疾病。正因為少見,所以許多人都不知道黑熱病的癥狀有哪些,也知道如何治療黑熱病。不過沒關系,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一一解答一下。想知道的朋友就來看一下吧。
黑熱病的癥狀
黑熱病對于我們來說是一種陌生的疾病,所以大多數人都是不知道黑熱病的癥狀的。因此,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黑熱病的癥狀吧。
1.典型臨床表現
(1)發病
多緩慢,不規則發熱,呈雙峰熱,中毒癥狀輕,初起可有胃腸道癥狀如食欲減退、腹痛腹瀉等。可有類似感冒樣癥狀。病程較長,可達數月,全身中毒癥狀不明顯,有些患者發熱數月仍能勞動。
(2)脾、肝及淋巴結腫大
脾明顯腫大,起病后半個月即可觸及、質軟,以后逐漸增大,半年后可達臍部甚至盆腔,質地硬。肝為輕至中度腫大,質地軟;偶有黃疸、腹水。淋巴結為輕至中度腫大。
(3)貧血及營養不良
該癥狀則會在患者晚期的時候出現,并且會有精神萎靡以及頭發稀疏、氣短和面色蒼白。水腫等癥狀。并且還會因為血小板減少而導致鼻出血以及牙齦出血的癥狀。
在病程中癥狀緩解與加重可交替出現,一般病后1個月進入緩解期,體溫下降,癥狀減輕,脾縮小,持續數周,以后又可復發,病程遷延數月。
2.特殊臨床類型
(1)皮膚型黑熱病
多數患者有黑熱病史,可發生在黑熱病病程中,少數為無黑熱病病史的原發患者。皮損主要是結節、丘疹和紅斑,偶見褪色斑,表面光滑,不破潰很少自愈,結節可連成片類似瘤型麻風。發生在身體任何部位,但面頰部多見。患者一般情況良好,大多數能照常工作及勞動,病程可長達10年之久。
(2)淋巴結型黑熱病
較少見,嬰幼兒發病為主。多無黑熱病病史,可與黑熱病同時發生。表現為淺表淋巴結腫大,尤以腹股溝部多見,花生米大小,也可融合成大塊狀,較淺可移動,局部無紅腫熱痛。全身情況良好,肝脾多不腫大或輕度腫大。
如何治療黑熱病
1.一般治療
患上黑熱病的患者應該多吃營養豐富的食物,也可以口服一些維生素B或者是維生素C,這樣可以防止病情的感染。
對嚴重貧血和粒細胞減少者給予少量多次輸入新鮮血,若合并細菌感染給予相應的抗菌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