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分期
①進展期
新發現的活動性肺結核,隨訪中病灶增多增大,出現空洞或空洞擴大,痰菌檢查轉陽性,發熱等臨床癥狀加重。
②好轉期
隨訪中病灶吸收好轉,空洞縮小或消失,痰菌轉陰,臨床癥狀改善。
③穩定期
空洞消失,病灶穩定,痰菌持續轉陰性(1個月1次)達6個月以上;或空洞仍然存在,痰菌連續轉陰1年以上。
病因
結核菌第一次經呼吸道侵入小兒肺部,形成原發病灶,其部位常在右肺上葉的下部或下葉的上部,多為單個病灶。病理改變為滲出、增生和壞死。
在原發灶形成過程中,細菌經淋巴管到達肺門或縱隔淋巴結,引起淋巴管炎和淋巴結炎,三者統稱為原發綜合征。典型的原發綜合征為“啞鈴”狀病變,兩端分別為原發灶和腫大的淋巴結,中間由病變的淋巴管相連。
支氣管淋巴結結核是指原發灶極小或已吸收,遺留腫大的肺門淋巴結或縱隔淋巴結。因此原發綜合征和支氣管淋巴結結核實際上是同一疾病過程的兩種表現。
及早治療
對結核病一定要早診斷,早治療以免組織破壞,造成修復困難,肺結核早期、肺泡內有炎癥細胞浸潤和纖維素滲出,肺泡結構尚保持完整、可逆性大。同時細菌繁殖旺盛,體內吞噬細胞活躍,抗癆藥物對代謝活躍生長繁殖,旺盛的細菌能發揮抑制和殺滅作用。早期治療可利于病變吸收消散不留痕跡。如不及時治療小病拖成大病,大病導致不治愈,一害自己,二害周圍人。
聯合治療
無論初治還是復治患者均要聯合用藥,臨床上治療失敗的原因往往是單一用藥造成難治病人。聯合用藥必須要聯合二種或二種以上得藥物治療,這樣可避免或延緩耐藥性的產生,又能提高殺菌效果。既有細胞內殺菌藥物又有細胞外殺菌藥物,又有適合酸性環境內的殺菌藥,從而使化療方案取得佳療效。并能縮短療程,減少不必要的經濟浪費。
規律治療
一定要在專科醫生指導下規律用藥,因為結核菌是一種分裂周期長,生長繁殖緩慢殺滅困難大的頑固細菌。在治療上必須規律用藥,如果用藥不當,癥狀緩解就停停用,必然導致耐藥的發生,造成治療失敗。日后治療更加困難,對規律用藥必須做到一絲不茍,一頓不漏,決不可自以為是。
預防
1、加強衛生教育,使青年人懂得結核病的危害和傳染方式。養成不隨地吐痰的良好衛生習慣。對結核病患者的痰要焚燒或藥物消毒。
2、要定時對青少年進行體格檢查,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除此之外,還要按時給嬰幼兒接種卡介苗,以使肌體產生免疫力,減少結核病的發生。
3、發現有低熱、盜汗、干咳嗽、痰中帶血、乏力、飲食減少等癥狀要及時到醫院檢查。確診結核病以后,要立即進行治療,同時還要注意增加營養,以增強體質。只要發現及時,治療徹底,結核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結語:通過上面的文章,大家應該對肺結核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知道了肺結核對人體的危害。而預防肺結核的好方法就是提高身體抵抗力,因此在生活中我們一定要注意加強體育鍛煉,做好疾病的預防工作,這樣就能減少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