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間,“死亡”有種通俗的說法,就是“咽氣”或者是“心臟不跳了”。如果身體內的心臟停止了工作,那也就說明大限將至了。心臟算得上是身體中比較重要的器官,心臟的保健工作不容忽視。生活中有很多不經意的小習慣會在不知不覺中損害心臟的健康,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盤點一下哪些習慣會讓我們傷“心”。
心臟的功能與全身的血液循環有著密切的關系,中醫認為“心主血脈”,只有心臟保持健康,全身的血液循環才會通暢。因為心臟可以提供壓力,將血液運行至全身的各個部位。那么,生活中哪些不好的習慣會傷害到心臟的健康呢?
1、酗酒
中國的酒文化算得上是源遠流長,中國人普遍都愛喝酒。我們都知道,適量飲酒對身體有諸多的好處。酒能助興,大家一時興起,難免會喝多了,喝醉了。過量飲酒不僅會傷肝,還會損害心臟的健康。
如果我們過量飲酒,也就是所謂的酗酒,體內攝入過多的酒精,心臟的供血就會不足。時間長了,還會引起心絞痛、胸悶氣短等癥狀。另外,長期過量飲酒還會增加高血壓和高血脂的發病率。為了心臟的健康考慮,大家在喝酒時千萬不要貪杯,要記住適量飲酒的原則。
2、忽視體檢
說到體檢,很多人都會想到入學、入職前的常規檢查,如果沒有硬性規定,很少有人會做到一年體檢一次。不少人會覺得,每年都去體檢完全沒有必要,既耽誤時間,又浪費金錢。
其實,對于疾病而言,預防的意義要遠遠大于治療。體檢的意義就是幫助我們全面檢查身體狀況,及時發現所存在的健康隱患。體檢的項目中有一項是心電圖,這項檢查可以讓我們了解心臟的健康狀態。
如今這個社會,生活壓力比較大,工作節奏比較快,身體難免會出現不適的癥狀。每年定期體檢一次,能夠讓你及時了解到身體的健康狀態。對于心臟可能出現的問題,就能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3、不愛吃瓜果蔬菜
如今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很多人逐漸變成了“肉食動物”。餐桌上的菜肴如此豐盛,而他們只愛吃肉,不愛吃瓜果蔬菜。春季是大量新鮮瓜果蔬菜上市的季節,大家不妨多吃點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合理調整一下自己的飲食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