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肉瘤又可以稱之為惡性血管內皮瘤,是常見的一種腫瘤疾病。那患上血管肉瘤的時候有什么癥狀呢?血管肉瘤又應該如何治療呢?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一一解答一下。想知道的朋友就來看一下吧。
血管肉瘤病因
對于血管肉瘤,相信很多人都是陌生的。所以許多人都不知道血管肉瘤的病因是什么,因此,下面我們不妨一起來看一下。
在內皮細胞排成的血管腔和血管芽的四周,可見不規則增生的緊密聚集的外皮細胞,細胞呈橢閱形或梭形。
在網狀纖維染色時,可見網狀纖維環繞在毛細血管內皮的周圍,而腫瘤細胞則在網狀纖維環的周圍。
網狀纖維染色對此腫瘤的診斷有相當價值。在明顯惡性的浸潤中,外皮細胞明顯增生,胞核異形,核有絲分裂象多見。
細胞間無或極少網狀纖維,但仍見有一界線不清的包膜,因此,從腫瘤組織學的變化,常不能確定臨床的病情。
血管肉瘤癥狀
血管肉瘤可以病發于任何年齡,不過相對來說,成人患病較多,只有少數患者為先天性的。
好發于皮膚、皮下、肌肉和骨組織,也可發生于口腔、縱隔和腹膜后等部位。
常見于四肢、特別是下肢,其次為軀干、頭、頸部。通常是單發,大小不一,直徑為1~4cm,質硬,呈結節狀或斑塊,表面皮膚正常,偶見靜脈曲張或毛細血管擴張。
有時表現為良性。邊界清楚,生長緩慢。而惡性者生長快,呈侵襲性生長,還有一些則形成轉移,肺易受累。
有一些患者在血管肉瘤切除之后的數年,還有可能發生轉移的情況。而一般則是通過淋巴管或者是血流進行轉移的。
血管肉瘤的檢查項目有哪些
主要靠組織病理檢查明確診斷,本病與單發性血管球瘤不同,損害較大,細胞增生不規則,胞核多形,與Kaposi肉瘤也要區別,但后者血管增生更加明顯,內皮細胞更加突入管腔,幾乎經常有紅細胞溢出,在惡性血管內皮細胞瘤中,血管腔比較突出,同時網狀纖維染色時,可見網狀纖維與瘤細胞的關系完全不同,可供區別。
血管肉瘤治療
一、西醫治療
盡可能施行腫瘤局部廣泛切除,局部切除不徹底者可輔助加放療,有文獻報道放療有效。盡管如此腫瘤復發率仍較高,約有半數病人引流區淋巴結腫大,手術常需同時施行淋巴結清掃,此腫瘤發病率低,對化療是否有效,尚不肯定。
一、中醫療法
本病的病因以氣滯血瘀者為多件,或因飲食失節,脾虛失運,水濕不化,聚而成痰,痰滯脈絡,與血氣相結聚積而成癥瘕。對本病的治療,應行氣疏肝,活血化瘀,通竅止痛,溫經通絡,行氣散結。
血管肉瘤護理
應給予病人高熱量、容消化流質食物,不能吞咽者給予鼻飼。鼻飼食物可為牛奶、米湯、菜湯、肉湯和果汁水等。
另外,也可將牛奶、雞蛋、淀粉、菜汁等調配在一起,制成稀粥狀的混合奶,鼻飼給病人。每次鼻飼量200~350毫升,每日4~5次。鼻飼時,應加強病人所用餐具的清洗、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