瘤細胞異型性明顯,結構不一。有的呈實性團塊或小條索狀排列,有的可見腺腔形成,有的排列成管狀或腺樣結構。一般認為具有腺腔樣結構者,分化程度較高,惡性程度較低。小條索及小團塊之間的結締組織多少不定,多者與硬癌相似,間質少而癌細胞多者可稱軟癌。
三、生物學特點
腺癌具有高度浸潤和破壞性生長特征。腺癌易侵犯血管和淋巴管壁,而出現較多的血行及淋巴轉移。
肉眼所見
腺癌多位于肺周邊部,界限清楚。還可以見到相關的纖維化和胸膜的皺縮。腫瘤可以穿過胸膜達胸壁。腫瘤是否穿透胸膜在臨床分期很重要,可能需要彈力纖維染色來證實。腫瘤灰白色,可見出血和壞死。如果腫瘤產生一定量的黏液,切面可見發亮區或黏液樣區。這些位于外周的腫瘤常與支氣管無關,但常發生惡性胸腔積液,由于這個原因痰檢標本中腺癌明顯少于鱗狀細胞癌。
鏡下所見
常見的支氣管腺癌形成腺腔結構,腫瘤可以由分化好和分化差的成分混合存在。細胞內黏液需要通過特殊染色黏液卡紅染色或PAS染色來證實。另外乳頭狀或小管狀結構也可以見到,腺癌還可以有不常見結構:透明細胞、印戒細胞和梭形細胞。病理上腺癌必須與間皮瘤相鑒別。這一點對于細胞學標本來說很困難,而且需要其他輔助的方法幫助才能準確分型。
腺癌細胞與鱗狀細胞癌或大細胞癌相比,更加相對一致。細胞較大,核較大,核漿比值較高,有明顯的嗜酸性核仁。胞漿內可見空泡,說明有黏液產生。與鱗狀細胞癌不同,細胞的界限不清楚。組織學分級有分化好、中等分化或分化差三個級別,大多數為中等分化。腺癌一般不需要做免疫組化就能確診,但在區分原發、轉移或間皮瘤時需要做免疫組化。
結語:通過上文的介紹,想必大家對于結腸腺癌也是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了吧,結腸腺癌在我們生活中還是比較多見的哦,希望上面的文章能夠幫助到大家,祝患者早日康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