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是現在社會十分常見的疾病,而且越來越顯年輕化,這跟我們的生活方式有著很大的關系,那么高血壓的癥狀有哪些呢?我們該如何預防高血壓呢?下面大家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高血壓在早期的時候很多人可能會忽視掉,當發現的時候已經加重了,所以我們平時要多注意體檢,關注自己的健康。
高血壓的早期癥狀是什么
高血壓作為中國第一疾病,患病人群越來越大,因此,人們對高血壓也越來越關注。那么,高血壓的早期癥狀有哪些呢,其實高血壓早期多無癥狀,偶爾體檢時發現血壓增高,或在精神緊張,情緒激動或勞累后感頭暈、頭痛、眼花、耳鳴、失眠、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癥狀,可能系高級精神功能失調所致。早期血壓僅暫時升高,隨病程進展血壓持續升高,臟器受累。
發病初期,患者通常沒有自覺癥狀。多是在公司或學校的定期體檢和參加醫療保險時,通過測量血壓,發現了血壓高,然后才引起警覺。
所以,我們每年好做一次體檢,這樣如果身體發現問題了,可以及時的治療,防止延誤了病情。
嚴重高血壓患者或長期患高血壓未得到治療,由于大腦、眼、心臟和腎臟的損害可以出現頭痛、乏力、惡心、嘔吐、氣促、煩躁不安以及視物模糊等癥狀。偶爾,嚴重高血壓患者由于大腦的水腫,出現嗜睡甚至昏迷。這種狀況被稱為“高血壓腦病”,需要立即處理。
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波動大,收縮壓一日內波動可達40mmHg,舒張壓可達20mmHg以上,由于自主神經功能失調,且易出現直立性低血壓。高血壓時,常可檢出已有心、腦、腎等多器官功能的改變,而且終末期進展快,治療效果及預后均較差。
因為有些患者即使血壓高達260mmHg以上也沒有自覺癥狀,所以,具有高血壓遺傳素質的人好從30歲開始定期測量血壓。
那么我們在生活當中該如何警惕高血壓呢?哪些人更容易患上高血壓呢?下面大家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哪些人需要警惕高血壓
高血壓家族史
許多臨床調查資料表明,高血壓病具有明顯的遺傳特征,父母患有高血壓病,其子女也是高血壓病的高發人群。世界衛生組織的一項調查發現,父母均有高血壓的子女其高血壓發生率為45%,父母僅一人有高血壓的子女其高血壓的發生率為28%,而父母均無高血壓的子女其高血壓發生率為3%。這一方面說明父母患有高血壓病,其子女患高血壓的幾率比普通人要高,另一方面也說明,父母患有高血壓病,其子女并非百分之百都會患高血壓病。有學者認為,遺傳性高血壓患者有兩種類型的遺傳基因:一是具有高血壓病主基因,這些人隨著年齡增長或遲或早會發生高血壓;二是具有高血壓副基因,這些人如果避免不良生活方式或生活習慣等外因的參與,則不會發生高血壓。
身體肥胖超重
肥胖者患高血壓病的幾率比較高,有關資料顯示,25歲至40歲以下人群,正常體重下患病率為11.3%,而肥胖者患病率達到44.5%;40歲至60歲年齡段,正常體重患病率29.1%,而肥胖者則高達54.1%:60歲以上年齡段,正常體重的人患病率為54.2%,而肥胖者則高達72.1%。我國的人群研究結果無論單因素或多因素分析,均證明體重指數偏高,是血壓升高的獨立危險因素。
口味過重,攝入食鹽較多
攝入食鹽較多者是一個突出人群,尤其是在我國北方,這類人患高血壓病的幾率較高。這是因為高鈉可使血壓升高,低鈉有助于降低血壓,而高鈣和高鉀飲食可降低高血壓的發病率。臨床觀察發現,患者在嚴格限制攝鹽后,血壓有所下降。大量飲酒、膳食中過多的飽和脂肪酸或不飽和脂肪酸與脂肪酸比值過低,也會導致血壓升高。
長期大量吸煙
吸煙可加速動脈粥樣硬化,心跳加快,收縮壓和舒張壓升高。吸煙者易患惡性高血壓,且易死于蛛網膜下腔出血,而且尼古丁影響降壓藥的療效,所以,在防治高血壓的過程中,應大力宣傳戒煙。
生活不規律,精神緊張和心理壓力大
調查發現,長期生活不規律,精神壓力過大者患高血壓病的較多。從事精神緊張度高的職業者,例如駕駛員、證券經紀人、售票員、會計、醫生、公司職員以及新聞工作者等人群,這些人生活很不規律,精神經常處于高度緊張狀態,心理壓力較大,加上缺少體力活動和鍛煉,其發病率比正常人群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