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學上呈未分化狀態,但其生物學特性則與未分化癌不同。惡性程度中等,較早出現頸淋巴結轉移,晚期可有遠處轉移,家族性髓樣癌多為雙側葉同時受累。
④未分化癌
約占甲狀腺癌的10~15%,按其細胞形態又可分為小細胞和巨細胞性兩種,多發生于老年人,此型發展迅速,高度惡性,早期轉移至頸淋巴結,可侵犯喉返神經、氣管或食管,并經血可轉移至骨和肺。
⑤鱗狀細胞癌
少見,約占0.8~2.2%,多見于老年人,與性別無明顯關系,其可能是鱗狀甲狀腺濾泡上皮化生而來,或胚胎殘留的鱗狀上皮組織而來。一般為單灶性起源,瘤細胞具有較強的浸潤性,生長較快,倍增時間較短,可見淋巴結轉移,發生血行轉移者較少。
3.臨床表現
發病初期多無明顯自覺癥狀,只是在甲狀腺組織內出現一質硬而高低不平的結節,晚期常壓迫喉返神經、氣管、食管而產生聲音嘶啞,呼吸困難或吞咽困難,如壓迫頸交感神經,可產生Horner綜合征(表現為同側瞳孔縮小、上眼堿下垂、眼球內陷、同側頭面部無汗等);頸叢淺支受損時,病人可有耳、枕、肩等部位疼痛。局部轉移常在頸部,出現硬而固定的淋巴結。遠處轉移多見干扁骨(如顱骨、椎骨和骨盆)和肺。
有些病人的甲狀腺腫塊不明顯,而以頸、肺、骨骼的轉移癌為突出癥狀。因此,當頸部、肺、骨骼有原發灶不明的轉移癌存在時,應仔細檢查甲狀腺。
髓樣癌常是家族性疾病,病人可同時有其他內分泌腺疾病(嗜鉻細胞瘤和/或甲狀旁腺增生或腫瘤),由于癌腫產生5-羥色胺和降鈣素,臨床上可出現腹瀉、心悸、臉面潮紅和血鈣降低等癥狀。
4.診斷
兒童及男性發現甲狀腺結節,應高度懷疑有癌癥可能。兒童時期發現的甲狀腺結節,約50%為甲狀腺癌,而成年男性甲狀腺內單發結節為甲狀腺癌的較女性高2倍。
如甲狀腺結節增長較快,檢查腫物其表面不光滑,質地堅硬,吞咽時活動度減小,或多年存在的甲狀腺結節,短期內明顯增大。甲狀腺腫物侵犯到周圍組織可出現相應癥狀,如聲音嘶啞、呼吸困難、Horner氏綜合癥等,有時出現頸部淋巴結腫大。
甲狀腺同位素掃描,如果為冷結節,則約10~20%為癌腫,為配合同位素檢查,近年多應用“B”型超聲探測區別甲狀腺結節是囊性,還是實性包塊。如果是實性包塊,并呈強烈不規則反射,則多有甲狀腺癌的可能。
頸部X線平片檢查除觀察氣管有無移位和受壓情況外,主要觀察甲狀腺內有無鈣化,細小沙粒樣鈣化影常提示有惡性可能,蛋殼狀或大塊致密的鈣化則為良性腫瘤的表現。
穿刺細胞學檢查不但有助于鑒別腫瘤的良惡性,而且可進一步明確惡性腫瘤的病理類型,但此項檢查有一定假陰性及假陽性率。
后確診應由病理切片檢查來確定,因此,每個切除的甲狀腺結節標本,均應常規地做病理切片檢查,如術前懷疑甲狀腺癌時,應在術中做冰凍切片檢查,以便明確診斷選擇恰當的手術方法。
結語:通過上文的介紹,想必大家對于甲狀腺癌轉移也是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了吧,甲狀腺癌在我們生活中還是比較多見的一種癌癥哦,希望上面的文章能夠幫助到自己,祝患者早日康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