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飲食不節
旅途中就餐毫無規律,往往將就,而一旦見到異地風味又胃口大開,想盡情一飽口福,結果暴飲暴食導致消化不良。
(2)飲食不潔
攝入被細菌(主要是產毒性大腸桿菌)污染的食物,造成感染性腹瀉,是旅游者腹瀉主要的原因,在東南亞國家和偏遠山區、農村等衛生條件較差的地區旅游,尤其容易發生。
(3)進食生冷
過多攝入辛辣、生冷的食物,對于平時胃腸敏感、功能較弱以及胃酸過多、患慢性胃炎的人,很容易被刺激引起功能性腹瀉。
(4)水質變化
即所謂“不服水土”。經常是同飲一壺水,旅游者腹瀉,當地居民卻沒事。那是因為他們長期與某種病原菌接觸,腸道內產生了抗體,而旅游者就容易被感染。
(5)旅程勞累
旅游往往行程緊張,平素的生活起居規律被打亂,難免身體疲勞,導致機體的抵抗力降低,從而使胃腸道更容易感染疾病。
注意事項
外出旅游時應根據自身情況帶一些常用藥物,如針對腸胃疾病的藥物,抗菌消炎抗過敏的藥物,還有就是暈車暈船的藥物.....
外出旅游出現腹瀉時,應注意充分休息,避免疲勞和精神過度緊張。避免食用含刺激性的難以消化的食品,盡量避免含粗糙纖維食物,暫時不吃牛奶和乳制品。適當補充液體和電解質,
腹瀉導致身體營養損失,所以即使腹瀉也要進行營養補充,可以吃一些稀、軟、易消化、有營養的食物,如雞蛋羹、麥片粥、米粥、面條。
出現腹瀉時,大腸內黏膜遭到破壞,對水分的吸收功能就會大大減弱,水分被大量排出,容易發生脫水,此時應該注意補水和電解質。
不論有沒有出現腹瀉都應該注意衛生問題,如若吃了不干凈或者其他刺激性食物,容易引起病菌感染(大腸桿菌、沙門菌),產生比較嚴重的嘔吐或者腹瀉。
結語:通過上文的介紹,想必大家對于旅游者腹瀉也是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了吧,在旅游途中出現的腹瀉常常是由于細菌感染所導致的,希望上面的文章能夠幫助到大家哦,祝大家能夠有一個愉快的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