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每天所面臨著的生活壓力是比較大的,很多人的身體狀況都會下滑,而現代人患的癌癥的幾率也是高了很多,所以對于癌癥的檢查就顯得尤為的重要了,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我國的癌癥情況吧。
目前,肺癌、肝癌、胃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高,乳腺癌和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呈快速上升趨勢。如果我們能改變生活的壞習慣,那么做醫療檢查,癌癥預防,癌癥就不可怕。
專家表示
癌癥的發病現狀目前呈現出“三高一低”的特點:發病率高、死亡率高、治療費用高和生存率低。
以結直腸癌為例,由低發趨向高發。專家說,我國大城市結直腸癌發病率每年以5%的速度遞增,而全球年均遞增的速度為2%。目前,結直腸癌的死亡率已排在第5位,死亡數占全部癌癥的8%。而且,治療癌癥的花費極高,我國癌癥病人平均治療費用要30萬元人民幣左右。
事實上,結直腸癌是可以預防和治愈的癌癥。因為大腸癌的發生為腺瘤,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如果早期發現癌前病變并及時切除,它能有效地預防癌癥,這不僅會花費一點點,而且大大提高了生存率,甚至可以完全治愈。
據全國腫瘤登記中心發布的《2012中國腫瘤登記年報》,在我國每分鐘就有6人確診為癌癥。從病種看,居全國惡性腫瘤發病第一位的是肺癌,其次為胃癌、結直腸癌、肝癌和食管癌。
近年來,廣州的癌癥發病總體趨勢與全國大體一致,但也有自己的特點:一是肝癌、鼻咽癌的發病率雖高但保持穩定;二是肺癌發病率正在不斷增高;三是女性宮頸癌年輕化的特點明顯。
“盡管癌癥的治療有一定的發展,新技術新藥物越來越多,但是早期治療依然是提高癌癥治愈率的關鍵。”錢朝南指出,“我們希望各種醫療保險能夠將參保人每年一次的防癌體檢納入其中。事實上,通過防癌體檢發現的早期癌癥治愈率很高,而且治療費用往往比晚期患者要低很多。”
在所有婦科腫瘤中,宮頸癌的發生率是其次的。在世界范圍內,每年有50萬的婦女患子宮頸癌,其中85%的婦女在發展中國家。中國每年新增宮頸癌病例13萬多人,死亡人數約3萬人,宮頸癌的發生率逐年上升。
人乳頭瘤病毒(HPV)是導致宮頸癌的清楚的病因??梢哉f,無HPV感染就沒有宮頸癌。然而我國女性缺乏定期宮頸篩查的意識,宮頸癌篩查的普及率還比較低,這是導致宮頸癌高發的主要原因。
多數女性是因為其他疾病(比如子宮肌瘤)到醫院就診時被發現的,因而早期發現宮頸癌的比例很低。事實上,宮頸癌完全可以實現早發現早治療。
首先,宮頸癌從癌前病變到癌癥,這期間至少有5年時間,如果能夠定期做HPV感染和細胞學檢查,早期的宮頸癌基本不會被漏診(早期宮頸癌經治療后5年生存率可達90% 以上)。
其次,注射宮頸癌疫苗可有效降低70%的宮頸癌發病率。目前疫苗已在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推廣,期望宮頸疫苗能盡快進入中國大陸,讓更多的女性獲益。
癌癥檢查
1.實驗室檢查
(1)常規檢查
包括血、尿、糞常規檢查。白血病患者血象可明顯改變;泌尿系統腫瘤可出現血尿;多發性骨髓瘤尿中可出現Bence-Jones蛋白;消化道腫瘤可出現便血或大便潛血,并伴有貧血。這些檢查有時并非特異性,但常為臨床提供有價值的診斷線索。
(2)血清學檢查
主要是用生化方法測定腫瘤細胞產生的腫瘤標志物,這些標志物可以是酶、激素、糖蛋白、胚胎性抗原或腫瘤代謝產物,大多數腫瘤標志物在惡性腫瘤和正常組織之間并無質的差別,僅為量的差別,故特異性較差,但可以作為輔助診斷,對療效判斷和隨訪具有一定價值。
這些檢查主要包括酶學檢查,如堿性磷酸酶,在肝癌和骨肉瘤患者可明顯升高;糖蛋白,如肺癌血清ɑ酸性糖蛋白可有升高,消化系統腫瘤CA19-9等增高;腫瘤相關抗原,如癌胚抗原(CEA)在胃腸道腫瘤、肺癌、乳腺癌中可出現增高,甲胎蛋白(AFP)在肝癌和惡性畸胎瘤中可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