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腹型過敏性紫癜是比較陌生的疾病,其實這種疾病對患者的生活和健康有著非常大的影響。那么你知道腹型過敏性紫癜的發病原因是什么嗎,腹型過敏性紫癜的癥狀又有哪些呢,腹型過敏性紫癜該怎樣治療呢,預防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腹型過敏性紫癜為系統性血管炎,多見于兒童及青少年,男性罹患多于女性。腹型過敏性紫癜是引起兒童腹痛的原因之一。
腹型過敏性紫癜是由于毛細血管擴張和通透性增加而致滲出與出血,導致以皮膚紫癜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類無菌性血管炎性疾病。兒童腸壁薄、血管豐富,發生過敏性紫癜后,容易出現腸壁水腫,滲出及出血現象。腸壁出血形成的刺激可致腸蠕動亢進,引起腸壁痙攣而出現腹痛。
腹型過敏性紫癜大約占兒童過敏性紫癜的60%,其發病原因不明,常見的誘因有下面幾種。
①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常見的原因;
②食物
魚、蝦、蟹、貝、蛋、奶等動物性蛋白食品,還有蔥、姜、蒜、芥末、辣椒、豆蔻等調味品;
③藥物
抗生素類,如青霉素、頭孢菌素、磺胺;解熱止痛藥,如水楊酸鹽等;
④其他
疫苗注射、花粉、塵螨、寒冷等因素。
發病機制
為胃腸道的黏膜下和漿膜下發生出血和水腫,輕者為局部黏膜發生散在的出血點,嚴重者廣泛彌漫出血,并且融合成大片。
臨床表現
①多數是以腹痛為首發癥狀,呈現陣發性絞痛,也可持續性腹痛伴陣發性加重;
②腹痛無固定壓痛點,通常腹痛體征與劇烈的腹痛并不相平行(癥狀重體征輕),一般壓痛較輕,無反跳痛無腹肌緊張,可伴有惡性、嘔吐、腹瀉、黑便等;
③腹痛部位以臍周疼痛常見,也可為上腹痛、左下腹痛、臍下痛或者全腹疼痛;
④也可以腹痛與皮膚紫癜同時發生,個別患兒僅有腹部癥狀而一直未見皮膚紫癜。
早期胃鏡檢查提示
胃腸黏膜有廣泛散在出血點和雪花狀多發性小潰瘍。
腹型過敏性紫癜可能出現的外科并發癥有腸套疊、腸壞死、消化道大出血,麻痹性腸梗阻、自發性腸穿孔、膽囊水腫、闌尾膿腫等。如果不及時處理,早期采取手術治療,則會導致嚴重后果,甚至有生命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