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體征
起病多較緩慢,全身癥狀隱蔽,患者可有低熱、倦怠、盜汗、食欲減退和消瘦等癥狀。僅有少數病例除上述癥狀外呈現急性發作,高熱39℃左右,易于其他急性感染混淆。
既往或現在同時有肺結核、胸膜炎、淋巴結核或泌尿系統結核等者,與結核患者有密切接觸史或者家族有結核病患者等,將有助于診斷。
2.局部癥狀
(1)功能障礙
通常患者的關節功能障礙比患部疼痛出現更早。為了減輕患部的疼痛,各關節常被迫處于特殊的位置,如肩關節下垂位,肘關節半屈曲位。髖關節屈曲位,踝關節足下垂位。
頸椎結核常用兩手托下頜,胸椎或腰椎結核者肌肉保護性痙攣,致使彎腰困難而小心蹲拾物等特有的姿勢。
(2)腫脹
四肢關節結核局部腫脹易于發現,皮膚顏色通常表現正常,局部稍有熱感。關節腫脹逐漸增大,肢體的肌肉萎縮,患病關節多呈梭形。
脊柱結核因解剖關系,早期體表可無異常發現,隨著病變發展,椎旁膿腫增大并沿肌肉間隙移行至體表,寒性膿腫可出現于頸部、背部、腰三角、髂窩和腿根部等。
如膿腫移行至體表,皮膚受累,可見表皮潮紅,局部溫度也可增高,有的甚至穿破皮膚形成竇道。同時患者多出現低熱,局部疼痛加重。寒性膿腫出現時有助于骨關節結核的診斷。
(3)疼痛
初期局部疼痛多不明顯,待病變發展刺激或壓迫其鄰近的神經根,如腰椎結核的出現肋間神經痛;腰椎結核刺激或壓迫腰叢神經引起腰腿痛。
單純骨結核或滑膜結核發展為全關節結核時疼痛加重,往往這時才引起患者的注意。為了減輕疼痛,患部肌肉一直處于痙攣狀態,借以起保護作用。
當患者體位改變時,尤其是在夜間熟睡失去肌肉痙攣的保護時,疼痛更加明顯,小兒常表現夜啼等。
(4)畸形
隨著病變發展,骨關節和脊椎骨質破壞,上述特有的姿勢持續不變且進一步發展,關節活動進一步受限而出現畸形,脊柱結核多出現成角后凸畸形。
骨結核預防與調攝
1.增加營養,提高自身抵抗力。
2.長期臥床,或并發癱瘓者,應注意經常幫助其變換體位和擦浴,預防褥瘡發生。
3.病變以關節為主,應限制病變關節活動。凡病變在胸、腰椎者,應睡木板床;病變在四肢關節者,應用夾板或石膏固定,亦可作皮膚牽引,以保持功能位置。
4.積極治療肺結核、腸結核等原發結核病灶,以預防本病發生。
有一部分骨結核可以引起病人癱瘓,這是由于結核病變對骨頭的侵蝕,大家都知道脊梁骨后面就是脊髓,一旦脊髓受到壓迫或者損傷和牽拉,那么傳達指令就會出現問題,病人就會出現癱瘓。
人體從頸椎、胸椎到腰椎都可以得結核,如果生病的位置比較高,危害就越大,如果頸椎得了結核,雙上肢以下就會不能動,如果是胸椎得了結核,那么胸部以下就不能動了,腰椎如果得了結核就主要是雙下肢的問題。
實際上人體任何部位的骨頭都可以得結核,脊柱部位的結核大約占到50%,其他的比如膝關節、髖關節等很多關節也都可以得結核。
結語:通過對上面文章的閱讀,相信大家對骨結核癥狀已經有了更多的認識,希望今天小編的介紹能夠幫助到大家。相信大家對骨結核傳染嗎問題的答案已經清楚的了解了。需提醒大家的是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珍惜自己的生命。